馳名中外的湘繡,五彩繽紛的瀏陽花炮,晶瑩如玉的菊花石雕,優(yōu)雅堂皇的湘劇,歡快迷人的花鼓戲,扣人心弦的長沙彈詞,令人垂涎的湘菜,品種繁多的長沙小吃,歷史悠久的玉和醋…… 一天一館,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次性盡興觀賞! 因為11月7日起,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正
說到非遺文化想必大家都知道, 但你又可知還有非遺美食? 其實,每一味“非遺美食”都承載著 當?shù)氐奈幕蜕罘绞?那么長沙又有哪些非遺美食呢? 01 九如齋 九如齋作為湖南老字號糕點店,承載了幾代湖南人的記憶。持續(xù)經營傳承至今,其生產銷售的湘味糕點、月餅等食品也
星沙時報2月28日訊(記者 陳瑤)2月28日,記者從長沙縣文旅局文保中心獲悉,長沙縣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四項傳統(tǒng)技藝納入縣級非遺名錄。 據(jù)悉,入選的四個項目分別是江背竹雕、李氏臘味制作技藝、民間傳統(tǒng)剪紙、雙起湘繡。 江背竹雕始于光緒年間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獨具特色的兔年非遺文創(chuàng)。受訪單位供圖人民網長沙1月27日電 春節(jié)假期雖已接近尾聲,長沙的旅游熱潮卻并未下降,各大景區(qū)依然人潮涌動。位于橘子洲上的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借助景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勢,融合自身文化特質,推出了一系列集觀賞性、互動性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長沙剪紙傳承人在進行教學。受訪單位供圖 游客在選購非遺文創(chuàng)產品。受訪單位供圖 游客在參觀非遺文創(chuàng)展。受訪單位供圖 游客與兔年非遺文創(chuàng)合影。受訪單位供圖 兔年非遺文創(chuàng)作品。受訪單位供圖 兔年非遺文創(chuàng)品吸引了眾多游客。受訪單位供圖 獨具特色
圖說:非遺展示 來源/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500歲的古猗園,有了“新身份”。昨晚,古猗園與上海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共建的上海首個“非遺主題公園”在古猗園揭牌,開啟了“古典園林遇到非遺傳承,高校智慧融入城市建設”的新篇章。國慶期間,園內將舉辦各類非遺特色活動,邀市
祥云桌、絲路椅、二十四節(jié)氣古法造紙燈……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非遺客廳”4日開門迎客,以場景化、生活化的形式,邀媒體觀眾于閑暇時光到此“做客”,觀賞非遺精品、與傳承人交流互動。 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開幕以來,“上海非遺客廳”(以下簡稱“非遺客廳”)每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記者黃玉玲)17日,文化和旅游部舉辦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新聞發(fā)布會。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介紹,目前,國務院已公布了五批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文化和旅游部認定了五批3062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明亮的燈光下,古樸的長桌上,淺灰色的碗內,一段枯木、兩枝茶花……這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物品,在李朝輝的手中經過簡單構圖、固定、修剪,仿佛被賦予了新生,煥發(fā)出清雅、自然、靈動之美。 日前,渝北區(qū)公布了第十批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李朝輝的“蒔花在野”傳統(tǒng)插花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標識和集中反映,蘊含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特有生產生活方式、智慧和思維方式,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碼。它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民族智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