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黃河風 大宋潮 最開封”開封非遺大會開幕式暨開封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頒牌儀式在開封余店鄉村旅游度假區舉行。本次活動由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鼓樓區人民政府主辦,由開封市文化館、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趙紅川(圖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部分圖片來自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四川省非遺工坊管理辦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等文件的印發,顯示著擁有8000多處非遺資源的四川,發展新動作不斷。作為一個非遺
日前,從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五一”期間,“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京畿福地 樂享河北”等品牌宣傳效應持續凸顯,全省文化旅游直線升溫,旅客潮回歸強勢。其中,“非遺+旅游”“非遺+體育”不斷“上新”,全省特色非遺項目以展演、體驗、游學等多種形式植入吃、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王思琮)蔚縣剪紙、香河肉餅、八卦掌……一件件精美絕倫的非遺展品,一道道可口的非遺美食,一個個精彩的民俗表演讓慕名而來的市民群眾嘆為觀止。1月14日,以“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為主題的“百年百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系列活動在河北省廊坊市國
開新局丨打造晉字非遺品牌 再續三晉文化新篇黃河新聞網02.2417:25“2023年,山西省14個非遺項目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先項目,婁煩縣雪梅繡坊入選文旅部‘非遺工坊典型案例’……今年,山西文旅將持續做好非遺保護、傳承、利用各項工作,扎實推動三晉文化
5月18日,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工作方案》。根據方案,我省將以列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為重點,全方位做好甘肅非遺資源梳理工作,建立當地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并向社會公布,為旅游發展
5月19日,第13個“中國旅游日”主會場活動在騰沖市和順古鎮舉辦。在和順小巷舉辦的保山市非遺文化旅游展中,永昌墩秀、金雞彩陶、騰沖甲馬畫、象達面塑等極具特色的非遺項目精彩呈現,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駐足觀看,體驗保山市非遺文化的魅力與活力。在騰沖非遺體驗活態
百年遇鑒第16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非遺生活館正式亮相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根據“百年百藝——慶祝建黨100周年浙江非遺展示展演活動”總體安排,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隆陽區金雞彩陶制作技藝進行現場展示。記者 李建國 攝在和順古鎮舉行的《民族團結舞》表演吸引四方賓客。記者 陳飛 攝5月19日,第13個“5·19中國旅游日”主會場活動在騰沖市順古鎮舉辦。當天非遺+旅游 保山更精彩,和順小巷設置保山市非遺文化旅游展,助推“非遺+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云杰“研磨、分篩、混合、調配、起模……”日前,在寧夏靈武市興唐苑景區的非遺展示中心,一位學生在數字化虛擬體驗互動機上按提示依次點擊屏幕,將藥材碎成顆粒、磨成粉、揉成丸,體驗制作中草藥水丸,一旁圍觀的研學同伴也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