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春節的印象中,總有熱鬧的煙火聲。一家人在夜空下,看火樹銀花在夜幕下綻放,感受絢爛多彩的節日氣氛。說起煙火,石家莊不得不提到南張井,讓我們走進井陘縣南張井村,感受那藏在古村落里的煙火氣。
樊月輝(左一)在祠堂內幫忙收拾院落南張井村位于石家莊市井陘縣于家鄉境內,距離縣城微水15公里。目前該村在冊人口僅500余人,而常住人口不足200人。南張井村是中國傳統村落、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更有著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村內有干礤石窯洞600多眼,石頭街巷2000余米。“南張井干礤石墻技藝”2009年6月被列為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特點是壘墻不用泥漿,這種獨特的建筑技藝令許多建筑專家驚訝不已。“南張井老虎火”更于2008年6月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正月初三,樊秀文正在整理焰火燃放模具南張井村雖人口稀少,但至今該村仍存在四個姓氏,分別是“樊”“尹”“吳”“鄭”。按照村里樊氏流傳下來的規矩,除夕這天,樊氏所有子孫一早必須趕到祠堂,而所做的工作就是收拾祠堂,并紀念祖先宗親至大年初五。今年春節,輪到了西場股負責值守祠堂.除夕一早,樊瑞東就將長子樊月輝喊到跟前,督促他吃完早飯后抓緊往祠堂走。在祠堂的工作又分兩部分,一是掛珠子,二是供奉,從除夕晚上開始,直到正月初五,祠堂白天晚上都會留人看守。
正月初三,樊秀文正在收拾老虎模具談及南張井,不得不說的就是讓村民引以為傲的煙火項目——南張井老虎火。所謂的“老虎火”就是用老虎樣子的模具,在其體內裝置了特有的自制焰火,在燃放時將其點燃,小伙子們在寒冷的冬日光著膀子,兩個人拉著“老虎車”,一個人推著老虎的尾巴,人在火中,火在人里,驚險且刺激,好看極了。目前,南張井村除有盛名在外的老虎火外,“牛孔金蟬”“鍋子火”“傘火”“垂楊柳”“大梨花”“滿樹紅”和再現三國故事的“張飛登鼓”“火燒戰船”以及歷史傳統的“老桿火”“走線火”等共計九十余種。舊時,該村煙火曾是縣城元宵花會的壓軸戲,被視為“官火”。
南張井做火技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相傳為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啞三載偷師而得。由于南張井焰火燃放原料以祖傳秘方配制,其所用火藥、炮捻、炮筒、火種模型等都是手工制作,其技藝技術為此專門申報了非遺項目,并在2008年6月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老虎火藝術燃放現場盛況(資料圖片)由于對煙花爆竹生產安全加強管理,南張井老虎火該如何去發揚并傳承,這一現實問題擺在了現任村委班子眼前。南張井村委主任尹忠生及副主任尹海寬,為了讓非遺變得合規合法,這些年多次前往湖南省瀏陽市,深入花炮公司洽談合作。并積極對接當地有關部門,終于在2023年取得了合法合規的燃放手續。
在得知“南張井”老虎火可以重新燃放的消息后,現年76歲的第十代焰火技藝傳承人樊秀文尤為高興,更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想趕到“火房”去幫忙制作。
1月24日是大年初三,當天井陘縣的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13攝氏度,戶外作業由于寒風的來襲更是刺骨,但樊秀文作為老一代焰火手藝人卻早早來到“火房”,收拾“老虎火”所用的模具,清理干凈后要綁焰火,而為了能使得老一代的東西傳承下去,只要是南張井的村民,只要有愿意學的,樊秀文都會毫無保留地告知。
老虎火藝術燃放現場盛況(資料圖片)經過層層審批,今年南張井老虎火將于正月十五在秀林綻放。焰火藝術盛況在現,
這個春節,朋友們就能觀賞到傳承三百多年的這份文化焰火。
如今,井陘太行天路開通,將南張井村與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區各村便捷相連,打開了鄉村振興和民俗民宿文化產業的致富之路。而南張井村的一代又一代,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份文化及傳承。
文/圖 燕趙晚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南開宇 通訊員 樊建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