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中國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之一,這天處于秋季90天的中間,有著“平分秋色”的意思。正如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可以說秋分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
吃秋菜、送秋牛、秋祭月是秋分的傳統活動,除此之外,放風箏也是當天的一個重要風俗。“迎秋分,放風箏”是以前人們翹首以盼的事情,現在也流傳了下來。
風箏起源于我國,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素有“南鷂北鳶”之說,是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品之一,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廣東的陽江風箏是“南鷂”中最具代表性的風箏,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嶺南文化代表之一。陽江風箏制作技藝古樸精湛,流傳于整個陽江地區,多年來在國內外比賽中名列前茅,斬獲各項大獎。
在風箏文化氛圍濃厚的陽江沙扒鎮,民間就有不少的風箏制作高手,他們通過純手工制作風箏,為陽江風箏這個特色文化增色添彩。風箏制作技藝在沙扒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一項傳統的制作技藝,制作過程中需要融匯“扎、糊、繪、放”傳統四藝,使風箏凌空后呈現“生動靈活、形神兼具、惟妙惟肖”的觀賞美感。陽江沙扒風箏有龍串類、靈芝類、板子類、軟翅類等等,追求的是色彩鮮艷、繪制精美、生動靈活。陽江沙扒風箏文化底蘊濃厚,當地群眾制作風箏熱情極高。純手工制作的風箏樣式繁多,花鳥魚蟲、神話故事均可入畫,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嶺南特色。
在這秋分的時節,不妨帶上風箏感受下秋天的氣息,同時體驗下“靜等清風起,扶搖上碧空”的樂趣。
【本期嘉賓簡介】
梁世官,陽江風箏項目市級非遺傳承人、陽西縣風箏協會副會長。
策劃:區健妍
統籌:鄔嘉宏
文案:聶粵 劉嘉文
設計:胡斌斌 王佳豪
視頻:劉嘉文
其實柳州最好吃的不只是螺螄粉,是這10樣更是一絕……這道非遺美食早已不是菜,是刻在骨子里的團圓密碼。柔滑中帶著倔強,比螺螄粉更內斂,比桂林米粉更彈牙。柳州人早茶必點它,配著螺螄粉吃更絕,酥脆與酸辣在嘴里打架,饞得外地游客專程打飛的來嘗。講真
在廣東,可以觀美景嘆美食。梅州、中山、清遠的非遺展和民俗巡游活動各具風采;潮州鎮海樓上演潮州大鑼鼓、英歌舞、舞龍舞獅等獨具嶺南韻味的文化節目;廣東省博物館國慶期間延長開放時間至18時,并推出“粵博里的中國紅”等活動,吸引眾多游客慕名前來“打
河北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且風景優美的省份,它的食物也是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所以各位有旅游想法的朋友,河北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河北十大特色美食:詳細介紹:說到鮮花玫瑰餅大家第一個可能會想到云南,但其實早在康熙年間,玫瑰花餅在河北地區就已經
獨具中國傳統特色的非遺產品,也作為獨具意義的“年貨”商品熱銷起來,讓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年味越來越濃。在叮咚買菜國和站,工作人員正在為新上線的“年貨節”活動做準備。今年,叮咚買菜推出了超300款禮盒商品,其中“好意頭”水果系列以及與瀘溪河聯
陳欣從馬來西亞攻讀完MBA后回到家鄉,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蹺腳牛肉非遺“新傳人”。“在我接觸了蹺腳牛肉的發源史和父親的創業故事后,非常感動,我要‘接棒傳承’。年輕的陳欣,想用年輕人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輕朋友成為新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