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二十四節氣”申報非遺意義何在?和現代生活又有什么關系?來聽聽文化部怎么說……

    資迅| 2024-01-28| 0

    “非遺”不是“商標” 不必擔心他國“搶注”

    北京時間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會議第11次常會上,中國“二十四節氣”通過審議,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我國總計有31個項目列入代表作名錄,7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名錄,1個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12月6日下午,剛剛回國的“申遺”代表團在文化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回顧了“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歷程,闡述了我國作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締約國的履約工作,分析了關于“申遺”的認識誤區。

    近幾年,一些國家在某些與我國有相似或相近的項目上積極申報。為此,很多中國人呼吁盡快申報此類項目,以免被“搶先”、“搶注”。

    對此,文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公約》框架下的申報工作,是踐行《公約》精神,積極開展非遺領域國際間交流和對話的措施,是提高可見度的‘共享’而不是‘商標注冊’,并不是說一個國家申請了某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等于擁有了該項目的所有權,也不是說別國申報成功,自家的遺產就成了別人的。這種心態走入了誤區。按照《公約》相關規定,締約國都有將其領土上的某項非遺申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的權利。對于兩個遺產國家共同擁有的同源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每一個國家均可以單獨申報;如果列入代表作名錄,也不妨礙其他的國家再次單獨申報。同時,聯合申報也是近年來提倡的做法。在聯合申報和保護方面,我國已經有了有益的實踐。2005年我國與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就列入名錄中,兩國還建立了聯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合作機制。”

    二十四節氣的古往今來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百姓的休養生息。人們依據著節氣的指引,知道什么時候該種玉米,什么時候該插秧苗。人與自然的關系顯得尤為的和諧。「二十四節氣」不僅是古人自然科學與天文科學的智慧結晶,更蘊含著順應天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思。

     

    相關新聞

    非遺司:要申遺,請認準文化部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王福州還重申,按照國務院賦予的工作職能分工,直接負責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系列名錄工作的,只有文化部。與此同時,他透露,近年來,他們不斷接到地方反映,稱有機構、個人聲稱自己具有申報聯合國教科文非遺項目的資質與能力,一些“申遺”心切的個人或群體,已經蒙受了不必要的損失。

    王福州介紹,我國申報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的例行做法是:由各省(區、市)向文化部推薦本地區列入國家級名錄的具有重大價值并能體現中華文化典型性、代表性的非遺項目。之后,文化部非遺司組織專家進行論證,通過論證的項目再委托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專業機構牽頭組織申報材料的評審、指導申報材料的制作。申報材料經專家會議評審通過后,由文化部外聯局按相關程序報送教科文組織,“也就是說,按照國務院賦予的工作職能分工,我部直接負責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系列名錄的工作。但近年來,我們不斷接到地方反映,稱有機構、個人聲稱自己具有申報聯合國教科文非遺項目的資質與能力,一些‘申遺’心切的個人或群體,已經蒙受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在此再次重申這一問題。”

    來自于網絡

    “二十四節氣”知識讀本將進校園

    文化部非遺司巡視員馬盛德昨日還簡要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申遺經過,“2013年,經過組織專家審慎的論證,我們在14個備選項目中遴選出‘二十四節氣’作為2015年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首選項目。隨后委托中國非遺保護中心開展了對該項目申報材料的評審、論證和完善工作。”

    據悉,作為農耕文明的代表,“二十四節氣”的影響力覆蓋全國,其跨民族、跨地域、跨涉不同文化類型,涉及多個學科,這在我國申報歷史上還是比較少見的。如何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框架下精準地表達這項遺產,提高其可見度,就成為非遺保護工作者的歷史使命與職責。馬盛德說,“在歷時一年的籌備過程中,非遺保護、天文、歷法、民俗學、農學等領域的專家積極貢獻智慧,相關社區、群體團結協作提供支持。其中還曾因英文表述不甚準確,更是進行了重新修改和審議。”其間,不足10分鐘的精美申報片因涵蓋內容之多,拍攝制作過程非常艱難;10張申報圖片的遴選也經過了精心構思、反復論證,以讓事先不了解該遺產項目的人準確認知。

    據介紹,為確保“二十四節氣”的存續力和代際傳承,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具體措施已經確定,比如每年組織舉辦兩期“二十四節氣”保護與傳承培訓班;組織來自農學、天文學、民俗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為中小學生編寫“二十四節氣”知識讀本,開設專題講座;組織有關機構、專家、學者開展“二十四節氣”學術研究,每兩年舉辦一次專題學術研討會,每5年舉辦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農業博物館舉辦“二十四節氣”專題展覽,并在大、中、小學及相關社區巡回展出等。

    延伸閱讀

    為什么說搶注“非遺”是一種誤區?

      從2001年昆曲開始,目前我國已有31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但觀察我國申遺的節奏不難發現一個現象,在2009年,我國一年就有25個項目入選,此后則每隔兩三年才有一項入選,步子明顯放緩,這是為什么?

      文化部外聯局國際處處長張玲解釋稱,由于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于2003年通過,于2006年正式生效,《公約》的申報機制從2008年才開始建立健全,因此在2009年,我國在經過比較充分的準備后,有多達25個項目一次性列入了名錄中。但近年來,各國申報都呈現出比較積極的態度,而且優先照顧沒有項目和項目少的國家,這就使得像中國這樣已經入選眾多非遺項目的國家不再具備優先權,因此每一次對備選項目的選擇也更為審慎。

      關于申遺這一話題,不少國人似乎都存在著一種與他國比拼的心理,尤其是鄰國韓國曾經成功申報了“端午祭”為“非遺”后,讓我們有一種自家遺產被別人“搶注”的感覺,引起了輿論較大爭議。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巴莫曲布嫫認為這是一種對“非遺”認識上的誤區。“一直以來,我們國人好像都有一種攀比的心理,好像我們要一直保持第一,實質上我們并不提倡在數量上的比拼。”

      “我們的端午節傳到了韓國,變成了一套很系統的 端午祭 ,而我們很多地方就變成了 粽子節 ,這是值得我們反思和學習的地方。此外,《公約》提倡的是 人類共同的遺產 ,我們就不能說 我們去搶、別人搶我們,非遺 不具有排他性, 非遺更強調包容性。”巴莫曲布嫫說。

    “二十四節氣”與現代生活有沒有關系?

      《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一書的作者余世存認為,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我們生活在大城市,“二十四節氣”就和我們沒有關系了。“我們現代人超越了時間,我們失去了時間感。”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雖然是古代農耕社會留下的財富,但對現代社會仍有意義。隨著大自然對我們的限制越來越少,眼下都市人的生活對時空有一種超越,作息并不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但其實我們的生物鐘仍然受制于當地的時間,如果忘記了這一點,就會犯很多錯誤,所以哪怕是工作繁忙的今天,我們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具體來說,余世存認為現代人之所以無根、失重,就是錯以為可以不要時間的規范了。“比如如今社會流行的 成功人士 的生活,那是 秋冬之際 的時間生活,但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他還處在 春天 里,他憑什么也要像成功人士一樣過有車、有房、有財務自由的生活呢?”余世存說,我們今天都知道刷存在感,可惜大部分人視而不見這種時間中的節氣或烙印,比如很多人身體不調、上火、發炎、臉上長痘痘等,都是喪失時間感的結果。

    “二十四節氣”與陰歷月有沒有關系?

      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介紹,民間常常把農歷叫“陰歷”,實際上中國農歷是“陰陽歷”,“既使用陰歷月,又用閏月來保證年的平均長度為陽歷年長。”陽歷反映的是太陽在星空中的運行,根據太陽運行的位置,人們得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點”,“但光有這四個點是遠遠不夠的”,王玉民解釋,農事需要固定在每年更精確的時間段,前后不能差十天半月,所以這4個節點還要向下細分,于是每個季節平均分成6份,全年為24個節氣,一個節氣為15天左右,沿用后世。“

      由此可見,二十四節氣和陰歷月沒有任何聯系,完全是 自成體系 的,屬于中國傳統歷法陰陽歷中的陽歷部分。民間常認為節氣屬于陰歷,完全是農歷中陰歷月占主流造成的錯覺。”

    來源:中國青年報、網易等綜合

    本期編輯:方馳

    本期總監:何鵬

    值班主任:杜鵬

    相關推薦

    非遺助殘!長陽“美麗工坊”項目啟動

    3月11日,“美麗工坊”項目啟動儀式在長陽土家族服飾館舉辦。活動當天,市級非遺傳承基地——長陽土家服飾館內一派火熱景象。2025年,基地傳承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土家族服飾制作技藝,被列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協助長陽非遺館建設提供民族服

    資迅 87 2025-06-21

    【中國非遺】中國44項非遺名錄1

    中國44項非遺名錄144項榮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熠熠生輝。昆曲,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古琴藝術,2008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資迅 76 2025-06-15

    中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8項

    A、中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名單(30)項

    資迅 107 2025-06-11

    文化中國行丨節氣里的岱岳:清明時節探訪夏張鎮非遺文化 領略泰山律家陶笛與泰山西御道剪紙的魅力

    清明時節,傳統文化體驗官查仲豪與馮彥雯走進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夏張鎮,探訪傳承千年的泰山律家陶笛與泰山西御道剪紙,沉浸式體驗泰山非遺的匠心與韻味。”在他的引導下,體驗官們欣賞了以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剪紙作品。

    資迅 73 2025-06-02

    溫州這戶人家追風100多年,入選非遺名錄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資迅 101 2025-05-07
    微信二維碼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最近免费2019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最近2018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观看中文版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一区 二区 三区 中文字幕|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