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氏竹編”創(chuàng)辦人劉嘉峰
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千年前,從四川走出的宋代文學家蘇軾寫下此句,借用竹歌頌風雅高節(jié)。這其實也在冥冥之中,注定了蜀地居民與竹子的不解之緣。四川不僅盛產竹子,竹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四川渠縣是古賨人國都所在地,傳統(tǒng)的竹編手工藝在此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當然,來自渠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嘉峰也不例外。
7月18日,一場名為“竹之端方編之美所”主題沙龍活動在成都方所舉行。值得一提的是,此為方所開展的“手藝里的詩意”巴蜀非遺作品展系列的首場活動,邀請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氏竹編”創(chuàng)辦人劉嘉峰,以及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劉江來到了現(xiàn)場,共話傳統(tǒng)手工藝的未來,也讓大眾更加深入了解非遺是什么。
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劉江
說到竹編,自然少不了劉嘉峰。祖上三代都是竹編匠人的他,從六歲時就將人生與竹編僅僅捆綁到了一起。1972年,劉嘉峰受“提花織物”織造原理的啟發(fā),首創(chuàng)了提花竹編工藝法,被列入《中國技術成果大全》。此外,他還將立體竹編與平面竹編字畫方法相結合,首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瓷胎竹編樣式——提花瓷胎竹編。又在2008年,劉嘉峰所創(chuàng)立的“劉氏竹編”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竹編作品《維摩演教圖》
竹編作品《心經》
除了瓷器,劉嘉峰的代表作品中,更少不了各式以書法與繪畫為題材的竹編工藝品。用一雙巧手,經過30多道手工工序,將一根根比頭發(fā)絲還細的竹絲“繪制”成一幅幅“薄如翼、細如絲、輕如塵、織如錦”的“竹篾丹青”。在現(xiàn)場,就展出了一幅用竹編制成的《維摩演教圖》,其中人物表情栩栩如生,神態(tài)自若。倘若不是明寫著,很難想象這是用竹子編織成的作品。此外,還有竹編作品《心經》,將竹編這一工藝與書法藝術完美結合在了一起。
談到傳統(tǒng)技藝,肯定繞不開其的傳承問題。在崇尚“快”的當下,一切信息與消遣更新?lián)Q代愈發(fā)頻繁,而非遺技藝如何適應快節(jié)奏的社會?劉嘉峰說:“我們收集了幾百種竹編的編織方法,為了更好地傳承這些手藝。去年,我們在文殊坊的竹編體驗館面向年輕人舉辦了一系列線下體驗課,希望更多人能夠通過課程了解竹編、喜歡上竹編。手藝的傳承說到底,是人與人的傳承?!?/p>
與此同時,作為“劉氏竹編”的傳承者,劉江也在現(xiàn)場分享著自己的感悟。“非遺之所以需要被重視,客觀層面說,不是產品本身的問題,而是不被人需要。我們要做的是讓非遺融入現(xiàn)代生活,成為大眾的必需品。非遺最珍貴的是手工藝的溫度,而這種溫度是人給的?!?/p>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fā)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去了幾趟順德,吐血整理出這篇超詳細兩天一夜的游玩攻略,包含美食攻略、免費景點和住宿以及交通游玩路線,讓最近想去順德游玩的友友們作為參考,超適合情侶和閨蜜周末出行~去順德玩有這一篇就夠啦,最近要出發(fā)順德的友友們可以收藏起來啦,關于順德旅游還有
孔府金石篆刻、曲阜楷木雕刻、魯繡、萊蕪錫雕、淄博琉璃……9月27日,在曲阜尼山講堂,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jié)山東手造展的展區(qū)熱鬧非凡,琳瑯滿目的非遺手造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嘉賓的目光。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xiàn)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背6鞲1硎?,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tǒng)工藝的魅力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