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 | 敲鼓舞獅扭秧歌,這些都是非遺!

    資迅| 2024-01-28| 0

    《山海經·海內經》載:“帝俊有子八人,是始為歌舞。”《尚書·益稷》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早在原始社會,舞蹈就已伴隨人類的發展而初現雛形。傳統舞蹈表演形式靈活多樣,舞蹈動作極具民族和地域特色,常用于禮儀活動和節慶活動中,寄托著底層民眾的美好愿望。今天,小北向您介紹幾個被列為非遺的傳統舞蹈,一起來看看吧!

    01

    獅舞(白紙坊太獅)

    資料圖

    北京的獅子舞有“太獅”和“少獅”兩種,單人扮演的小獅子為“少獅”;有一人演獅頭,一人演獅尾的大獅子稱“太獅”。傳統表演有十三套路,二十把活,有“小三樣”、“長五相”、“單團式”、“對頭”、“龍抱柱”、“香爐角”、“金錢章子”、“旱船大趕”、“戲水”等。

    資料圖

    白紙坊太獅最初是行香走會中的一種表演形式,后逐步獨立出來,成為深受北京群眾歡迎的民間舞蹈表現形式。按照“黃毛獅子藍毛吼”的民間傳說,白紙坊太獅表演時,一黃一藍兩只太獅同時出場,兇猛粗獷、形神兼備,具有鮮明中國民間“北派”舞獅特征,集中體現了北京地區的民風民俗,顯示出很強的地域文化特色。

    02

    鼓舞(花鈸大鼓)

    圖/北京衛視

    北京花鈸大鼓又名“雷音圣會子弟花鈸”,流傳于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后牛坊村。花鈸大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間,為鼓、鈸舞高度統一的民間舞蹈品種。在花鈸大鼓中,鼓、鈸、舞同出一轍,聲、情、貌高度統一。鼓既用于指揮,又充當伴奏樂器;鈸既參加伴奏,又是舞蹈道具。表演中鼓帶鈸聲,鈸追鼓點,音樂節奏以三拍子為主又加以變化,明快活潑、自然靈動。舞蹈以膝顫的律動貫穿始終,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圖/北京衛視

    花鈸大鼓表演形式靈活多樣,舞蹈語匯豐富,可以編排出多種表演套路;表演陣容十分靈活,少則兩人,多則上千人;表演順序不拘一格,時間可長可短,場地也不固定,可在平地表演,可在舞臺表演,也可在行進中表演。無論如何變化,各表演套路都可緊密銜接,做到自然流暢、完整統一。花鈸大鼓是民間鼓舞藝術不可缺失的特色分支,具有民間鼓舞藝術和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價值,可以為民族藝術的創新提供依據。

    03

    秧歌(小紅門地秧歌)

    小紅門“地秧歌”是流傳于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地區的一種傳統秧歌舞蹈,全稱為“太平同樂秧歌圣會”。該會保留至今的一面會旗上,有“左安門外紅寺村太平同樂秧歌圣會誠起于乾隆二年”字樣。該秧歌會有嚴格的會規、風俗和禮儀。會中人員以滿族人居多,均由男子組成。

    小紅門地秧歌主要在逢年過節和各種喜慶活動中表演,以舞蹈為主,輔以歌唱。

    過去,該會經常為大型慶典及祭祀活動表演,如農歷正月二十五紅寺村舉行的祈求上天保佑莊稼豐收的“祭天倉”活動時,“添倉”(添倉就是指多收糧食,別讓糧倉空著的意思)儀式完畢后,要表演地秧歌。目前,該會只將節日慶典活動延續下來,祭祀活動并沒有延續。

    目前,會唱的人已寥寥無幾,表演時已經不唱了。秧歌會中還存有大量的秧歌詞,但沒有唱譜,已瀕于失傳。

    04

    京西太平鼓

    圖/北京衛視

    太平鼓是老百姓自娛自樂、集體傳承、集體發展的民間舞蹈,自明代起在北京流傳,清初,京城內外太平鼓極為盛行。清末,太平鼓傳入門頭溝地區。歷史上門頭溝很多村落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幾乎都會擊打太平鼓,清代宮廷中舊歷除夕也要擊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稱太平鼓為“迎年鼓”。太平鼓在每年的臘月和正月最為活躍,在當地的歲時民俗活動中很吸引人,百姓們擊打太平鼓更是對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僅可以烘托節日氣氛,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區的節慶習俗。

    圖/北京衛視

    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的民間肢體語言,如:因過去婦女纏足形成的韻律特征“扭勁”、“顫勁”,男性舞者特有的“勁”、“艮勁”,以及你追我趕、男追女逐的情趣。在耍鼓、步伐、隊形變化方面均體現出了中國傳統審美理念,這些都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太平鼓植根于民間、成長于民間、繁茂于民間,老百姓對太平鼓的喜愛、老藝人對太平鼓的執著使太平鼓得以延續,而民間太平鼓的發揚與創新將使民間藝人們的生命充滿活力。

    相關推薦

    匠心非遺,布藝傳情: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聽障殘疾人用雙手編織就業夢

    季亞群作為非遺手工布藝傳承人,將工作室搬入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手把手教授聽障學員技藝。非遺布藝助殘項目不僅為殘疾人提供生計,更重塑其社會角色。

    資迅 142 2025-04-02

    荊門市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荊楚理工學院舞蹈《蓮湘》成功入選

    近日,記者從荊楚理工學院獲悉,該校藝術學院教授劉曉靜組織推薦的傳統舞蹈——《蓮湘》成功獲批荊門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資迅 151 2025-03-19

    山東:秧歌扭出新風采

    乳山大秧歌兩條噴火金龍蜿蜒在前,百人隊伍浩蕩前行、氣勢恢宏;海陽大秧歌鑼鼓隊伍鏗鏘有力,雜耍花樣層出不窮;膠州秧歌“三彎九動十八態”,剛柔并濟;濰坊秧歌融合了民族民間舞元素,婀娜多姿;文登澤庫秧歌融入深厚的漁民文化,著重凸顯海洋特色……

    資迅 132 2025-02-20

    老北京非遺變成指尖“魔法”?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親子探秘之旅邀您啟程!

    推開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的朱紅大門,一場關于燕京八絕的奇幻冒險正等待著您與孩子共同開啟。北京工藝美術館只準備了這些?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誠邀您和孩子在這個春天,親手“復活”沉睡的北京非遺技藝,在展館前感受文物美學,在研學區親手傳承非遺技術,這趟

    資迅 123 2025-02-18

    海陽方圓秧歌隊為非遺月“秧歌進城活動”做準備

    秧歌非遺正月里,海陽市方圓秧歌隊的演員們沒閑著,他們載歌載舞,積極排練,為煙臺市非遺月的“秧歌進城活動”做準備。在海陽市方圓街道的戲臺前,穿紅著綠的演員們扭得正歡。盛玉賓說:“俺村演秧歌,我就看著,以后俺村辦秧歌,我就接觸干這個去了。錮漏匠

    資迅 84 2024-12-16
    微信二維碼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暖暖免费日本在线中文|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久久中文字幕|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免费VA在线观看无码|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