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漫漫,為何非遺文化遺產后繼乏人

    資迅| 2024-01-28| 0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當代中國需要保護非遺,非遺所蘊含的民族審美、習慣、情感、意義體現著民族文化最深層的底蘊,對民族文化認同起著重要的作用。而非遺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活”文化中的創造與運用的文化鏈的脆弱性也在于此,后繼人才的傳承顯得極其重要。

    然而,非遺傳承缺乏后繼人才的困境在當今中國非遺傳承中顯得尤為突出。

    解決困境首先要找準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傳承后繼有人,非遺文化才能薪火相傳,綿延不盡。

    非遺人才一事,我認為主要兩方面:人才來源;有了人才后,如何留住人才。人才匱乏,可以包含以下幾種原因:

    1、信息時代缺乏宣傳,也就缺乏人才來源

    二十一世紀,隨著全媒體的不斷發展,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再完全適用于今日。當數目龐大的信息充斥在網絡,非遺的空間遭到擠壓,也就越來越少的人才了解非遺,更不用談保護非遺。

    互聯網給非遺傳承雖帶來了壓力,但實際蘊藏更多機遇。通過動畫《九色鹿》,游戲聯動曲《鴻音》,湖南衛視中秋之夜的“打鐵花”等,相關作品熱度高居不下,事實證明大眾對于非遺的接收程度很高。

    通過各類平臺,進行直播、短視頻等創作進行對外輸出,有助于進行非遺宣傳,激發文化認同,并在廣闊的范圍內尋覓人才。

    媒體融合帶來無邊界開放,產生了各式美學之變,宣傳人員還需學習媒體知識,用非遺與各式媒體聯動宣傳,促進人才來源與非遺傳承。

    2、非遺傳承的學習成本與回饋不符

    非遺本質上是技藝,以傳承人的時間、物質為支撐。非遺技藝傳承多為師徒制,制作費時費力,學徒想要系統的學習制作工藝,需要多達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學習才能出師,在這樣的時間成本之下,得到的回報卻入不敷出,熱愛也會磨損。

    非遺要傳承,還要解決傳承人的生存問題,以最有效的方式來說就是追求文化產品的市場化、機械化。然而創新與機械復制又使非遺不可避免的面對非遺本身的靈韻與純正性和機械工業的泛濫之間的矛盾,技藝性的非遺保留著人們交流發展的對生命的知識和態度。

    如何平衡非遺傳承人的付出成本與回饋,如何平衡非遺的意蘊與機械化的空泛,仍然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能夠兩全的路。

    3、地方缺乏對非遺的正確認識與幫扶

    所有的保護工作最終是要落實到政府去完成。所以政府是否能夠成為非遺保護的明白人,尤其是地方官員能否了解當地的文化寶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家底,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至關重要。文化遺產保護理念薄弱,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對傳統文化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為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規劃犧牲文物文化的現象時有發生,以收藏為標準的假傳承人掩蓋了真傳承人的現象仍然存在。

    與此同時,還有有關非遺的相應的法律和制度還不健全,保障措施執行不力等問題,由此中國文化發展還需努力,政府還需加強自身建設。

    4、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的缺失

    社會擁有自己的文化、價值觀才能產生具有凝聚力的強大磁場。時間不斷向前,非遺不斷在時間洪流中磨損,甚至有傳承人也認為,自己所做的工作沒有價值,沒有地位。

    沒有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沒有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將最終無法進行到底。有了對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就能形成上下合力,而不僅僅是政府和專家的事情。

    當然,這依托于廣大群眾,也許我們從許許多多非遺文化傳承人的堅持中收獲了感動,但是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文化自信與自覺不是件容易事,但不必過分悲觀,中國在不斷發展,“講好中國故事”已經在路上,當中國人民樹立起了文化自信與自覺,非遺傳承將不會再缺少傳承人。

    5、總結

    以上的原因的分析基本建立在人才質量良好的情況下,也許有偏頗,同時,人才與非遺本身也離不開關系,例如傳統手藝曲藝等門檻更高。

    非遺傳承離不開人才支撐,如何擴大非遺影響力,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更需要腳踏實地的實踐和探索。非遺文化保護并非一朝一夕能促成,道阻且長,還需要代代人的共同努力。

    相關推薦

    【年味中國 傳承有我】守護“虎頭鞋”里的地道年味兒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資迅 65 2025-06-27

    石家莊學院:讓古老的非遺文化與青春力量碰撞出火花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資迅 80 2025-06-26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藝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侯惠哲介紹,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分為傳統手工藝品和現代工藝品生產兩大類。普查報告顯示,我國現共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1787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65人。一邊是現代設計藝術專業的擴招與相對過剩,一邊是工藝美術專業的

    資迅 80 2025-06-22

    南園街道南華社區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資迅 114 2025-06-20

    非遺文化中的國色天香—絨花,創新與文化傳承,"飛入"尋常百姓家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

    資迅 71 2025-06-18
    微信二維碼
    日本无码色情三级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一页|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yy111111少妇无码影院|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高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在线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