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熱議如何讓非遺重歸市井:活用數字化技術和傳播平臺,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資迅| 2024-01-28| 0

    原標題:專家學者熱議如何讓非遺重歸市井:活用數字化技術和傳播平臺,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當下,短視頻和直播連接了人們的生活,其創新性的內容呈現和廣而快的傳播效果也為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帶來了新的時代活力。為了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推動非遺文化貼近群眾、破圈傳承,11月27日,“讓非遺重歸市井,非遺匠人文化傳承與傳播”研討會在烏鎮召開。據悉,該活動由浙江省旅游協會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旅分會與快手聯合主辦,主辦方領導、專家、媒體人及非遺傳承人出席會議,共同就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傳播展開探討。

    數字化技術賦能文化傳承,新媒體讓非遺走進生活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承開辟出更廣闊的新路徑。浙江省旅游協會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旅分會秘書長李罕梁認為:“數字化技術除了擴展線上傳播外,還能對線下的空間功能拓展、場景營造、互動方式等進行轉變。非遺跟傳統博物館有很大的區別,因為它是活態的、是一種生動的形象。許多沒有產品形成的非遺項目很難讓人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像傳統節日、儀式類的項目,通過數字化的情景呈現,可以用更低成本、更快速度讓更多人了解非遺項目。”

    新媒體技術讓非遺文化“活”起來,同時也帶來文化傳承中的挑戰。浙江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劉志軍對數字化時代下非遺文化的原生態保護提出建設性看法:“非遺走向民間、走向線上、走向元宇宙,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非遺要做好傳播,一方面必須用好如快手等信息高速公路,另一方面也要滿足老百姓短平快的消費習慣,但在這一過程中,也要盡量避免對原生態的非遺產生沖擊,盡量讓非遺保留其原真性的一面,非遺擁抱線上化的同時,也要避免出現過度的演繹和編造。”

    中國文化報浙江站站長、《浙江文化和旅游》主編徐繼宏從媒體的角度,對非遺文化的活化與傳承提出策略:“非遺是人民的非遺、生活的非遺、品質的非遺。首先要為傳承營造好環境,通過我們的媒體講給大家聽。其次要創造條件,非遺的傳承人要有信念堅持,政府要有政策扶持,媒體要有輿論支持,要勤吆喝,給傳承提供條件。”徐繼宏表示,要把平面媒體和新媒體結合起來,把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結合起來,做到非遺傳承的立體化傳播。

    快手作為短視頻直播的新媒體平臺,在非遺文化傳承上也付出了諸多努力。快手泛知識與資訊業務負責人周曉晗表示:“快手在非遺傳承上堅持兩個使命,一是守正創新,守住非遺的魂,保留其中原汁原味的文化,同時通過新技術讓非遺文化走進生活、重回市井;二是要陪伴每一個非遺種子的成長,扶持他們在快手開花結果。”

    在今年的烏鎮戲劇節中,快手與烏鎮戲劇節聯合舉辦了線下“快手新市井匠人集市”,集聚了一批傳承非遺文化的快手“新市井匠人”,在11月25日至12月4日期間帶來驚艷絕倫的才藝秀和精美的非遺文創產品,打造線下非遺文化盛宴,讓更多人走進非遺的世界。

    非遺匠人展現傳承堅守,連接非遺文化與時代生活

    在非遺文化傳承中,“人”是最關鍵的因素,本次研討會上,三位非遺傳承人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傳承故事,展現了非遺文化在時光下的接棒與傳棒。

    彝族少年樂隊“拾光者計劃”的指導老師劉燁龍,講述了自己從支持孩子們的音樂夢想,到讓彝族民歌被更多人聽見的經歷。據劉燁龍介紹,“前幾年身邊的年輕人都不唱民歌,當拾光者計劃快手帳號粉絲突破15萬后,身邊唱民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彝族的年輕人唱民歌的越來越多”。

    除了讓非遺文化被更多人看到,新媒體也改變了非遺的傳承方式。“魏氏糖畫”第五代傳承人魏生國分享到:“我父親那個年代就是貨郎攤,挑著擔子趕大街、趕廟會,我作為非遺手藝人,很榮幸生活在短視頻、直播的時代,也很開心看到很多非遺手藝人通過手機屏幕,走進更多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在快手粉絲的支持下,魏生國也在線下建起工作室,學生已經有上千位。他強調,手藝人在做好本分工作的同時,要努力學習傳播方式,為非遺傳承創造更多機會。

    非遺文化需要和時代同行,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為之奮斗。出身川劇世家的周正華帶著兒子華華,把主流藝術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快手走出了一條新式傳承之路。“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要讓別人發現你的酒香得先修路。我們做快手不僅是傳播川劇,也要把自己的小家做起來,希望能夠拍出更多好作品,讓更多人知道學習這個東西有出路,可以養家糊口,這個是有意義的。”

    非遺文化源于市井,要讓非遺在新的時代環境下重現光芒,就要重回市井,走進人們的生活中。隨著短視頻和直播成為重要的生活方式,非遺傳承勢必要擁抱新媒體,在以快手為代表的數字社區的持續助力下,非遺文化將迎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石家莊學院:讓古老的非遺文化與青春力量碰撞出火花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資迅 81 2025-06-26

    南園街道南華社區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資迅 114 2025-06-20

    非遺文化中的國色天香—絨花,創新與文化傳承,"飛入"尋常百姓家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

    資迅 71 2025-06-18

    探訪黃河展館,感悟文化傳承

    共繪傳承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文化館,探索黃河流域文化,發掘傳統精髓的神韻魅力。晨光熹微時,“賡織”——守藝人非遺傳承實踐團來到黃河文化館,在展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序進入的展館進行參觀。隨后,實踐團順著黃河在東營流過的痕跡先后參

    資迅 67 2025-06-10

    民俗活動解鎖新玩法 多元產品激發新活力!河北端午文旅市場“熱力值”攀升

    以民俗活動為韻、文旅融合為調、多元產品為拍,端午假期河北文旅奏響了“傳統與潮流共振”的活力樂章。端午假期,全省各地舉辦民俗表演、非遺市集等文化活動1000余場,吸引八方游客前來深度體驗。親子游熱度攀升,文旅融合“點亮”童年。文旅產品供給多元

    資迅 113 2025-06-09
    微信二維碼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