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河北新聞網
我省“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活動在石家莊啟動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劉采萍)瑞雪迎春到,非遺過大年。1月14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小年,2023年河北省“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活動在主會場河北博物院火熱啟幕。井陘拉花、玉田泥塑、寧晉饸饹、黃驊面花……觀眾在活動現場購年貨,品美食,看展演,聽戲劇,體驗多姿多彩的非遺技藝,沉浸于特色鮮明的河北傳統文化中,喜迎中國年。
當天,作為“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活動主會場的河北博物院內熱鬧非凡。觀眾在非遺年貨市集上流連忘返,盡情品味正定八大碗、大名五百居香腸、寧晉饸饹、黃驊面花、河間驢肉火燒、廊坊薛記糕點等來自河北各地、年味兒濃濃的非遺美食。人們被地方特色濃郁的多項非遺展演所吸引,井陘晉劇《紅孩兒》、京劇《天女散花》、石家莊絲弦《文王訪賢》和評劇《向陽商店》等精彩演出,引來叫好聲不斷,有些中學生小票友聽得入迷,大聲喝彩……
展演現場多位觀眾表示,如此紅火熱鬧又傳統味十足的活動,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讓人心向往之。
本次活動不僅包括非遺年貨集市和非遺戲劇展演等形式,還有多位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親臨現場與觀眾互動,充分展示非遺項目的文創成果與技藝特點。此外,現場的書法家贈春聯活動,也帶給觀眾驚喜不斷。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新聞網承辦。河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厚,是增強河北兒女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源泉和寶貴資源。本次活動組織者表示,自2021年“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在河北博物院落成以來,已舉辦60余場次非遺推廣活動,成為河北省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今年該展廳將繼續充實活動內容、擴大產品供給、增加展演場次、創新互動體驗,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綻放時代華彩。
據悉,與此同時,“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主題活動在全省各地以各種形式紅火開展,上千場演出、展覽、花會等活動,為兔年春節營造喜慶祥和、歡樂美好的氛圍,把全省春節文化活動推向新高潮。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
3月19日,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寶慶油布傘制作技藝培訓班。未來,雙清區將依托這些非遺項目,開發更多兼具文化內涵與參與性的文旅產品,如非遺研學線路、民俗體驗活動等,推動非遺活態傳承,助力雙清文旅向著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方向大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