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www.ihchina.cn,以下簡稱“中國非遺網”)經過改版,已于2019年3月21日發布上線。為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布情況及相關數據,在網站改版過程中,我們委托技術團隊設計制作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圖(以下簡稱“非遺地圖”)相關內容。今日正式發布上線!
非遺地圖截圖
非遺地圖是什么
非遺地圖作為中國非遺網首頁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中國標準地圖為基礎,以互動效果、分門類展示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中直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統計數據。想要了解非遺數據的小伙伴,現在通過一張圖即可查詢、瀏覽,更加方便,再也不用自己制表計算啦~
非遺地圖動效示意圖
非遺地圖怎么用
非遺地圖的呈現效果將通過網站用戶的交互操作實現,具體展示動效為:當用戶瀏覽非遺地圖內容并用鼠標點擊某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后,該省份有關的國家級非遺數據將隨之顯示在地圖右側的表格區域。通過前后臺數據關聯,點擊某一數字后,頁面將直接跳轉至網站“清單”欄目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或代表性傳承人頁面,查看該地區、該門類的具體信息。這些數據來自國務院及國家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公開信息,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12月31日。
非遺地圖背景圖
非遺地圖是如何制作出來的
非遺地圖底圖采用的是自然資源部官方網站提供的標準地圖,比例尺為1:48000000。在此基礎上,對各省份名稱信息進行了標識,增加了動效,將圖像作透明處理,國界線、行政區域界線等分別用不同顏色顯示。地圖背景選用雕漆技藝特寫圖片,整屏以暗紅色為底色,突顯莊重、大氣,與主題內容相呼應,與首頁整體色調保持和諧統一。
非遺地圖的“合法”身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地圖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我國實行地圖審核制度,向社會公開的地圖,應當報送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為此,我們將非遺地圖按有關程序規定進行了送審。最終,經過自然資源部相關部門的層層審核,非遺地圖擁有了審圖號為GS(2019)3443號的“合法”身份,終于可以面向公眾發布上線了。在送審準備階段,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的專業技術人員對地圖的修改完善給予了耐心、專業的指導,在此表示感謝!
視頻:自然資源部國家版圖意識公益宣傳片
“地圖事 無小事”,科普時間到
國家版圖是一個國家行使主權和管轄權的疆域,也指反映國家疆域的地圖。國家版圖體現了國家主權意志和在國際社會中的政治、外交立場,同國旗、國徽、國歌一樣,是國家的象征。正確使用地圖,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今年8月29日,2019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主場活動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活動主題為“規范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活動中,2019版標準地圖正式上線。
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海報
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海報
新版標準地圖有何亮點
與2016年版相比,2019年版標準地圖具有以下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在內容上,進一步豐富了標準地圖,新增界線版中國全圖、英文版中國全圖、分省(區、市)地圖、粵港澳大灣區地圖等128幅標準地圖;二是在功能上,增加橫版中國地圖自助制圖功能,提升了用戶體驗,滿足更多公眾需求。
為何要發布標準地圖
發布標準地圖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和《地圖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的重要舉措,通過提供權威、準確的公益性地圖服務,有助于提升公眾識別問題地圖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全民的國家版圖意識。特別在互聯網時代,“問題地圖”一旦出現,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影響大,只有不斷加大標準地圖有效供給,才能更好滿足公眾需求,遏制問題地圖。
目前的問題地圖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兩類:一是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地圖,例如臺灣省在地圖上的表示違背“一個中國”原則;錯繪、漏繪我國臺灣島、海南島、釣魚島、赤尾嶼、南海諸島等重要島嶼、錯繪國界線;另一類是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問題地圖,例如在地圖上表示了涉軍、涉密敏感信息以及不能對外公開的內容等。
如何獲取正確地圖
主要有以下途徑:一是通過自然資源部官方網站或各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官方網站,獲取免費標準地圖;二是可以聯系相關測繪資質單位,定制地圖產品。(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近年來,瞻淇魚燈非遺傳承人在保留傳統魚燈制作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革新,同時延伸出數款供游客賞玩的新式燈籠。隨著魚燈知名度擴大,魚燈研學游、魚燈展演等業態不斷豐富。如今,魚燈已成為瞻淇村的一張靚麗名片,這門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煥發著新生機。
豫北平原初醒,衛河如一條鎏金的綢帶,流淌在廣袤大地。明清時期,滑縣每天都有數百艘漕船經過,也為這里帶來了南來北往的故事。當年道口燒雞能香飄千里,全靠運河商船帶向南北。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