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賀勇
2022年12月31日,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在京舉辦了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暨“兔兒爺回家”儀式。北京巧娘博物館上下兩層面積共計300多平米,設有展覽、銷售、培訓、直播、黨建等多個區域。目前,博物館展出了來自東城等13個區巧娘作品,包含景泰藍、花絲鑲嵌等十多項非遺作品200余件,其中黨建主題作品30余件。
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暨“兔兒爺”回家儀式現場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于2009年在北京市婦聯的支持與指導下成立。自成立以來,協會以創業就業為目標,以傳承中華優秀手工文化、推動首都和諧社區建設為追求,推動北京市16區成立了巧娘促進分會,建立“巧娘工作室”349家、專賣店35家,研發基地16個,有30類、近百件作品入選“北京禮物”。目前,市區級“北京巧娘”已達1700多人,多名巧娘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近百名巧娘及作品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協會也被北京市民政局評定為5A級社會組織。
北京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陳延平,東城區人大副主任趙秋潔,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會長、北京巧娘博物館館長陳慧華等為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儀式剪彩姜昆、郝金明被聘為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藝術顧問,張俊霞、陳春朝、王振鋒、張英被聘為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駐會專家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會長、北京巧娘博物館館長陳慧華在致辭中介紹了打造北京巧娘博物館的初衷及博物館的發展模式,她表示,未來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將通過對北京巧娘博物館的深入打造,不斷提升北京巧娘非遺作品的知名度,帶動全市婦女創業就業、靈活就業。
北京巧娘博物館作品
北京巧娘博物館所在地位于豆嘴胡同,傳說兔兒爺老家就在豆嘴胡同,是東門倉的保護神。歲末來臨、癸卯兔年將至,北京巧娘博物館為了講好北京故事,打造專屬北京巧娘博物館的文化IP,聯合朝陽區巧娘協會、國家級非遺項目玉田泥塑第四代傳承人王振鋒共同策劃了“兔兒爺回家”項目。由王振鋒設計制作的兩個巨型兔兒爺,從唐山出發,一路輾轉最終回到北京巧娘博物館。
在北京巧娘博物館開館之際,同時接“兔兒爺回家”,寓意北京巧娘博物館是兔兒爺的家。兔兒爺是老北京的吉祥物,也是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明代時起老北京人就有中秋節“請”兔兒爺、“送”兔兒爺的習俗,寓意平安吉祥。
第七屆進博會新聞中心“上海非遺客廳”老香齋產品其中,來自寶山區的非遺項目老香齋茶點制作技藝,帶著LASER&MANTA聯名禮盒亮相“上海非遺客廳”,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秾ほ櫤E伞ひ捰胺沁z》老香齋黃油蛋卷圖《尋蹤海派·覓影非遺》卡牌“上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爱敺沁z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據介紹,此次作品的創意靈感來自“女紅坊”的成員王萍,王萍自從加入“女紅坊”團隊來,學習了一系列拼縫、貼縫、絎縫技巧?!芭t坊”成員們制作的新年主題鉤針作品?!芭t坊”領銜人苗秀介紹,新年以來,團隊又來了一些新成員,她們有的曾是三八紅旗手,有
面塑藝術,不僅是一種技藝的展現,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木版年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傳承著中國傳統年畫的精髓。手造華章,濟寧非遺等你來探秘科技不是文化的顛覆者,而是傳承的擺渡人,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終將讓非遺從口傳心授的技藝變成可感知、可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