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
1.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是民間長期流傳下來的文化,具有鮮明的文化價值。正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民間的、口傳的、野史的、活態的特征,可以彌補官方歷史之類正史典籍的不足,有助于人們更真實、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認識已逝的歷史及文化。當今世界面臨著喪失文化多樣性的嚴重威脅,要求我們要深刻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傳承價值中的文化多樣性價值,充分重視保護文化多樣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2.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藏著其所在民族的文化特質,這些在長期的生產勞動、生活實踐中積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傳沉積下來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等在內的群體意識、群體精神,是民族的靈魂、民族文化的本質和核心。因此在如今全球一體化的潛在威脅下,確保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代代相傳,是每一個民族肩負的重要任務,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文化傳遞和保存的生動有效的手段和載體,能夠很好地將民族精神等文化信息傳遞到每一個人、每一代人,從而造就一個有獨特文化個性和崇高民族精神的偉大民族。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價值
1.使社會有共同的文化認同感,積聚成為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人類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每個人都有一個適應集體、融入社會的過程;而最好的融入社會的方法就是使所有社會成員都掌握這個社會共同的文化。因此,個體的社會化過程其實也就是個體學習族群獨特文化,接受、適應并在這種文化中成長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體接受了族群的獨特文化,也就是對這個社會進行了價值認同,從而有效地融入社會而達致社會和諧。這樣,作為鮮活的、多樣豐富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有重要的社會認同、社會和諧的價值和作用。此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某些傳統文化內容,反映和表現了民族共同心理結構、思維習慣、生活風習等內容,規范著民族的群體生活方式、思想價值取向,能產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共識和認同,也具有重要的社會和諧價值。甚至可以成為國家間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民族間聯系溝通的粘合劑。
2.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涵著大量的傳統道德資源。在當今張揚個性的社會中,人們更多的是追求個體價值的實現、個體利益和欲望的滿足,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某些人惟利是圖,只為金錢和利潤服務,不講誠信、不講道德,極大地敗壞了社會風氣、破壞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為此需要我們倡導傳統倫理道德,鼓勵向善的個人美德,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就含有大量的傳統倫理道德資源。在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擷取、展示、宣揚其中的美好向善的倫理道德資源和內容,將會極大地助益于我們當今的合諧社會的建設。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為了慶祝春節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2025年1月18日,正值新春佳節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信陽市第二屆迎新春非遺市集暨浉河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協會年會在南湖書院盛大啟幕,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文化體驗。
2024年以來,非遺文化進企業、節日節慶活動、專題文化講座、古戲臺戲曲演繹······百余場文化體驗活動惠及群眾約6萬人次,使廣大群眾認識蘇州、宿遷兩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體驗蘇宿非遺文化,盡情領略非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