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文化精品”輪番展演
相約非遺長廊,彰顯文化自信。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大鵬所城文化旅游區分會場于12月27日啟幕。
據介紹,第十八屆文博會大鵬所城文化旅游區分會場由大鵬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以下簡稱“新區文體局”)主辦,深圳華僑城鵬城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鵬公司”)承辦。以“非遺與藝術”為主題,以“深挖文化根脈,凝聚特色亮點”的核心發展理念,構建多樣活動體系,打造集文化講堂、文化博覽、戲曲展演、特色文創、夜間經濟為一體,群眾深度參與的文化盛宴,助力大鵬文化產業煥發全新的發展活力。
大鵬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胡勇希望共同努力,將本屆文博會分會場辦成一屆水平高、效益好、影響大的文化盛會,高質量推動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為區域文化交流與合作作出全新的貢獻。
本屆文博會期間,大鵬所城文化旅游區分會場精彩紛呈—文博會分會場鑼鼓開幕,獨具特色的文化講堂,精彩絕倫的非遺戲曲表演,豐富多樣的文創展銷,精彩紛呈的巡城展演(見題圖),共同構筑一條“大鵬非遺文化精品長廊”,全方位展現非遺文化魅力,彰顯文化自信,文化力量。
大鵬所城分會場自12月27日至明年1月2日展出,橫跨7天,每日非遺文化展出精彩不斷:觀眾可現場觀賞中國傳統戲劇展演,品味京韻戲趣味;近距離體驗舞麒麟/將軍巡城,體會別樣文化特色;深度聆聽文化講堂,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逛逛所城文創展銷,體會大鵬文化別樣魅力;更有文化展覽項目參觀,感受所城悠悠歷史長河……
除此之外,本屆文博會大鵬所城分會場以夜間經濟為契機,讓文化特色留住人心,讓城市形象深入人心,以“文化磁力”聚集夜間人氣,助力文旅融合發展。文博會期間,《南海風云》光影藝術秀在大鵬所城震撼上演。光與影的交相融合,視覺和感官的強烈沖擊,將為觀眾打造沉浸式文化藝術體驗。
尋味煙火人間,共賞夜色光景。本屆文博會大鵬所城分會場集聚各地區車尾廂愛好者,打造南門yeah夜間集市,讓汽車尾廂搖身一變成為消費據點和休閑驛站,售賣時下熱門小吃和大鵬所城IP文創產品,以文化賦能夜間經濟,豐富夜間文旅產品創新,讓所城的夜間經濟越發璀璨迷人。
(蔣佳元 駱麗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侯惠哲介紹,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分為傳統手工藝品和現代工藝品生產兩大類。普查報告顯示,我國現共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1787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65人。一邊是現代設計藝術專業的擴招與相對過剩,一邊是工藝美術專業的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