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故地非遺“活”起來旅游“旺”起來

    資迅| 2024-01-28| 0

    文化和旅游部今年1月公布了新一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山西省晉中市)位列其中。自從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0余年來,晉中市堅持以保護非遺為核心,將實驗區建設作為引領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牽引性工程,取得豐碩成果,獨具魅力的優秀傳統文化正在晉中大地“活”起來,帶動旅游“旺”起來。

    協同發力 形成“一盤棋”工作格局

    晉中文化厚重、底蘊深厚,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享譽國內外的晉商故里。2010年,國家批準設立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晉中市全域劃入。

    多年來,晉中市把實驗區建設作為踐行“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的具體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牽引性工程,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融入文旅、生態、城建、脫貧等建設中,全面保護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

    晉中市組建了獨立管理機構——晉中市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管理中心,全市11個縣(區、市)全設有專門機構管理,村村都有文管員。同時,成立晉商文化研究會、晉中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等18個社會組織,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一盤棋”工作格局。

    此外,晉中市還將實驗區建設資金納入每年財政預算,堅持集中投用;統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與非遺相關資金,打捆投向保護區建設。截至目前,市縣兩級累計投入52億元,引導社會投入28.9億元,有力保障了實驗區建設順利推進實施。

    如今,晉中市建成了太谷廣譽遠中醫藥博物館、平遙牛肉博物館等非遺專題博物館、展示館、傳習所144個,縣級綜合傳習中心11個,成為非遺展示、文化傳播、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晉中重要的文化客廳。四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由原來的106人增至1388人,3名推光漆傳承人被評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1名中醫藥傳承人被評為國家級名老中醫,71名傳承人被評為省市級工美大師,傳承人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傳承水平日益提升。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俊清近日在平遙縣調研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時表示,要加強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利用,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晉中文化軟實力、提升晉商文化影響力,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創新傳承 讓文化特色更加鮮明

    平遙縣作為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地帶,文化特色鮮明、文化遺存集中。

    202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強平遙古城保護建設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行動方案》。根據方案,晉中統籌古城傳統格局、歷史風貌、文化遺存,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結合起來,實施總投資91.7億元的綜合保護利用項目,推動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全面保護古城內原住民和原生態,特別是對20處國保單位實施數字化保護,努力將遺存保下來、讓遺產美起來,讓千年古城歷久彌新。

    “我們全力打造遺產保護首善地、國際旅游目的地、晉商文化窗口地、特色產品展示地,全方位推動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國際旅游城市。”平遙縣副縣長張旭峰說。

    今年春節假期,平遙中國年活動以盛世平遙成果展、古城活態游等民俗活動吸引了22.5萬市民游客到古城體驗獨具地方特色和晉商韻味的民俗民風,領略中國北方漢民族傳統年文化魅力。

    晉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兵說:“平遙中國年活動,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具漢民族特色的春節民俗文化品牌之一,有效提振了古城旅游經濟發展的信心。”

    隨著平遙中國年、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平遙國際電影展等10余個文化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辦,文化藝術節已成為晉中文化傳承的有力載體。

    為統籌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釋傳播、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晉中市還推出了《又見平遙》等20余部優秀舞臺劇目,打造了一批戲曲村、秧歌村、拳術文化村等,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又見平遙》從2013年公演至今,演出6000余場,為440多萬人次游客帶去了沉浸式的平遙歷史文化體驗。”平遙印象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市場部副經理席曉俊說。

    融合發展 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非遺的生命力在于傳承創新。晉中市深挖非遺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產業價值,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強烈。

    近年來,晉中市積極舉辦推光漆“國禮”設計全國大賽,努力打造一批漆器精品作為“國禮”使用;與故宮文創合作,在古城內設立了平遙禮物店;通過培訓、比賽等方式,鼓勵非遺傳承人進行創意創新,以產業化發展給群眾帶來實惠;大力開展“縣縣有非遺產業”行動,打造平遙推光漆器、廣譽遠中藥、祁縣玻璃等知名品牌10余個,近10年總產值達510億元;建成古城智慧旅游平臺;推出一批具有鮮明非遺特色的主題旅游線路、研學旅游產品;舉辦“游山西·讀歷史·晉中行”活動,將晉劇、形意拳等非遺項目植入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等景區。

    為全面展現晉中文化生態的魅力,晉中市還大力實施以非遺保護為核心的文化生態保護工程,一方面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非遺,營造全民學非遺、用非遺、傳非遺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搭建平臺載體晉商故地非遺“活”起來旅游“旺”起來,讓傳承人、手藝人走進校園、社區、景區開展非遺技藝制作、實物展示等活動,使非遺傳承不斷檔。

    比如晉中學院將平遙推光漆器制作技藝等非遺項目引進課堂,成為大學生的選修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左權縣將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左權開花調和左權小花戲編排成多套課間操在全縣中小學推廣;成功舉辦兩屆左權國際民歌匯,吸引13個國家、32個省、19個少數民族的歌手參與,讓“聽著民歌游左權”成為太行生態游的重要品牌。

    晉中市市長劉星表示,下一步,晉中將以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為引領,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晉中文旅這張王牌打得更加出彩,讓晉中歷史文化遺產傳下去、活起來、走出去。(王文華)

    相關推薦

    【年味中國 傳承有我】守護“虎頭鞋”里的地道年味兒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資迅 64 2025-06-27

    石家莊學院:讓古老的非遺文化與青春力量碰撞出火花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資迅 79 2025-06-26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藝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侯惠哲介紹,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分為傳統手工藝品和現代工藝品生產兩大類。普查報告顯示,我國現共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1787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65人。一邊是現代設計藝術專業的擴招與相對過剩,一邊是工藝美術專業的

    資迅 80 2025-06-22

    南園街道南華社區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資迅 114 2025-06-20

    非遺文化中的國色天香—絨花,創新與文化傳承,"飛入"尋常百姓家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

    資迅 71 2025-06-18
    微信二維碼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观看麻豆 |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中文在线中文A|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天堂√在线中文资源网|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