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非遺魅力 發展非遺經濟

    資迅| 2024-01-28| 0

    陜北面花。

    陜北石雕。

    在佳縣赤牛坬村,村民們正在為游客表演融合了陜北民歌和陜北秧歌的農耕實景劇。

    本報記者張樂佳文/圖

    陜北民歌博物館里,穹幕影院通過聲光技術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傳統民歌魅力;榆林老街非遺小劇場里,別開生面的榆林小曲展演吸引游客駐足;省十七運火炬傳遞至綏德,鑼鼓震天的秧歌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如何讓非遺“活”起來、火起來?榆林一系列創造性、創新性做法,為非遺文化的系統性保護提供了可借鑒的理念和路徑。

    近年來,榆林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方針,著力建設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多舉措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工作,同時依托政策支持和產業扶持,推動非遺經濟發展,讓非遺“活”起來、走更遠。

    研究保護讓非遺“住”進博物館

    “一十三省的女兒(呦),就數(那個)蘭花花好……”在陜北民歌博物館里,跟著講解員的領唱,一群游客默契地哼唱起來。作為全國最大的陜北民歌文化產業發展中心,陜北民歌博物館用圖文光影、場景復原等方式,讓非遺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式留存。

    5000平方米的綏德縣非遺陳列館內,展臺上擺滿了綏德石雕、綏米嗩吶、陜北秧歌傳統服飾等非遺物件;傳承人展示互動區里,全方位展示著石雕、泥塑、綏德平安書等非遺項目的制作技藝、表演過程。綏德縣非遺陳列館“動靜結合”的展陳方式,為觀眾提供了沉浸式的體驗。同時,以陳列館為中心,綏德縣還打造了輻射鄉鎮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陜北秧歌(南路秧歌)等傳習基地。

    如何利用博物館留住非遺文化?綏德縣文化館副館長閆慧認為,一是摸清家底,提升非遺保護系統性;二是培養人才,促進非遺保護活態傳承;三是搭建平臺,發揮好博物館輻射帶動作用,推進非遺保護成果共享。“接下來我們要打造非遺文化產業園,建設集保護、傳播、交流、展示、傳承、研學、培訓于一體的非遺合作開放平臺,充分激發空間活力,展現非遺魅力?!遍Z慧說。

    1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11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依托豐富非遺資源,榆林按照“頂層保障、基礎支撐,整體保護、重點引領,見人見物、活態傳承”的原則,建設市級非遺展示館1個、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單位8個,非遺展示場館、非遺專題館35個,非遺傳習所(基地)119個,著力打造非遺博物館集群,讓非遺文化保護“連點成面”。

    守正創新讓非遺走進群眾生活

    高昂響亮的嗩吶聲響起,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鼓點,“起勢”“馬步跳躍”“對望”……在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開幕式上,榆林高新區第二中學橫山腰鼓隊的240名學生舞動著。這并非學生們第一次與非遺深度接觸,體育課、課間操、腰鼓比賽……非遺早已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在他們身上迸發出嶄新的活力。

    “‘非遺進校園’包括開展特色課程和演出等形式?!狈沁z文化傳播工作者薛志章常年從事非遺進校園、進社區工作。他介紹,榆林學院開展陜北說書特色課程,榆林老街上的非遺小劇場開展榆林小曲展演等,都是對瀕危小眾非遺技藝的搶救和保護。近年來,非遺文化走親(榆林揚州)曲藝交流展演等大型活動更是讓非遺走出榆林、走向全國,進入更多人的視野。

    “非遺是一種文化基因,弘揚非遺文化對傳承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我們要在守正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留住非遺的‘根、魂、韻味’,用非遺服務群眾,達到‘非遺惠民’的效果?!毖χ菊抡f。

    2022年國慶節期間,榆林老街上游人如織。沿街13家非遺店鋪里展陳著融合現代設計風格的陜北石雕、榆陽柳編等。藝術氛圍和煙火氣息、非遺文化和市民生活,在這條老街上交織。

    “榆林是一個‘活著’的非遺之城?!薄爸袊芰址沁z之城大展”總策展人曾輝說,“我們希望各種非遺品類都能夠重新在榆林古城‘活’起來,被當代生活利用起來。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愛上非遺?!?/p>

    通過“以人為本、活態傳承”的方式,榆林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景點活動已實現常態化開展:17個榆林非遺項目陸續走入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榆陽、定邊、靖邊等地將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承人列入中小學教材。千人陜北道情、千人橫山老腰鼓、百人嗩吶……逢年過節,廣大非遺文化愛好者活躍在榆林。

    產業扶持讓非遺融入經濟發展

    開展生產性保護,促進非遺經濟發展,也是榆林一項行之有效的探索。

    在綏德縣四十里鋪鎮武文石業有限公司,石亭、石像、石牌樓等各類石雕材料琳瑯滿目。40多年前,綏德石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鮑武文,以一間簡陋的石雕廠為起點,將這里發展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石雕公司,帶動了一批石雕藝人脫貧致富。

    “非遺在傳承上要創新,要與時代接軌。”鮑武文說。如今,綏德石雕遠銷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綏德縣從事石雕加工的人員超過1000人。周邊區域石料采掘、運輸和石雕建筑業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全產業鏈每年可實現創收1.5億元。

    此外,吳堡張家山掛面合作社、定邊付翔爐饃廠、三邊巧婆姨剪紙合作社……一個個推動非遺產業化發展的“領頭雁”“排頭兵”,讓文化“遺產”變“財產”,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榆林市文旅局副局長林茂綠認為,非遺有其特殊性,保護也有多種形式,只有從更長遠的角度規劃和推進,讓其社會和經濟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才能使非遺真正地、永遠地“活”下來、傳下去。

    從2022年起,榆林加大對非遺保護的財政支持,每年投入非遺保護專項經費3000萬元,市級及以上非遺傳承人每人每年增加1.2萬元補助經費。近年來,榆林市、縣兩級先后投入非遺保護資金近3億元,用于非遺基礎設施建設,非遺項目保護,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展演展示等。來源:陜西日報

    相關推薦

    石家莊學院:讓古老的非遺文化與青春力量碰撞出火花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資迅 81 2025-06-26

    南園街道南華社區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資迅 114 2025-06-20

    非遺文化中的國色天香—絨花,創新與文化傳承,"飛入"尋常百姓家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

    資迅 71 2025-06-18

    探訪黃河展館,感悟文化傳承

    共繪傳承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文化館,探索黃河流域文化,發掘傳統精髓的神韻魅力。晨光熹微時,“賡織”——守藝人非遺傳承實踐團來到黃河文化館,在展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序進入的展館進行參觀。隨后,實踐團順著黃河在東營流過的痕跡先后參

    資迅 67 2025-06-10

    民俗活動解鎖新玩法 多元產品激發新活力!河北端午文旅市場“熱力值”攀升

    以民俗活動為韻、文旅融合為調、多元產品為拍,端午假期河北文旅奏響了“傳統與潮流共振”的活力樂章。端午假期,全省各地舉辦民俗表演、非遺市集等文化活動1000余場,吸引八方游客前來深度體驗。親子游熱度攀升,文旅融合“點亮”童年。文旅產品供給多元

    資迅 113 2025-06-09
    微信二維碼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无码免费又爽又高潮喷水的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草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最近2018中文字幕在线高清下载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视免费观看|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