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23年“活力廣東濱海汕尾魅力深圳萬綠河源”文旅推介會在南京市舉行。本次推介會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汕尾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和河源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
推介會上,汕尾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汕尾地處廣東省東南沿海,是一座“湖在城中,城中有山,山中有湖,依山傍海”的美麗濱海新城。這里既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更有風光旖旎的自然資源,是海產良港、水鳥天堂、森林富山、康養福地、紅色熱土。這里的文化底蘊深厚,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疍家文化交相輝映,人文旅游資源獨具魅力,文化景象別具一格,擁有9項國家級、3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汕尾緊鄰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便捷,氣候宜人,年平均溫度22.5℃,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四季可游,是中國濱海休閑旅游優秀目的地城市。
深圳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素有中國“主題公園之都”的美譽,歡樂谷、世界之窗、東部華僑城等風景區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旅游發展人造景觀的奇跡,堪稱國際旅游目的地。
河源客家文化深厚綿長,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汕尾·深圳·河源(南京)文旅推介會舉辦,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恐龍化石資源、溫泉資源、客家文化及紅色資源,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推介會全方位展示汕尾市山海湖城風光和厚重的人文歷史底蘊,汕尾市文旅企業代表上臺推介特色文旅產品,并誠摯邀請南京市民到汕尾觀光旅游、休閑度假。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與汕尾、深圳、河源文旅資源有較強的差異性、互補性,四地互為目的地客源市場潛力巨大,將以此次文旅推介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四地文旅業界交流合作,拓寬四地旅游市場,實現互利共贏,促進四地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下一篇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