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館展示的通作家具非遺作品。記者王繼亮攝
22日上午,江蘇南通市港閘區首個國字號文化機構——中國通作家具研究中心揭牌。“研究中心的成立,進一步有利于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家具及雕刻技藝,推動文化大市建設,加快南通對外聯系的步伐。”中國通作家具研究中心主任王金祥向記者介紹。
記者了解到,通作家具作為物質文化遺存,在中國傳統家具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09年,由王金祥、陳云夫婦自籌資金苦心征集300余件通作家具和制作工具,創辦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館,旨在展示通作家具的迷人魅力及南通木工的匠心情懷,以期弘揚江海大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介紹,通作家具所用材料主要有木料、漆料等,用料以南通地方樹種居多,如柞榛木、櫸木、桑樹,兼有外來樹種,如楠木、川柏、老紅木、黃花梨、紫檀、酸枝木等。表現手法主要采用雕刻、拐兒紋裝飾等,刀法細膩,雕刻神似。經過打磨上漆后的通作家具保留了原木本色。王金祥介紹:“最晚至清初,通作家具在造型、裝飾、工藝等諸多方面自成特色、獨樹一幟,具有較高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
據悉,中國通作家具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喜愛民間工藝、熱愛民間工藝、研究民間工藝、保護民間工藝,讓古老的民間工藝煥發出時代光彩。該中心將發揮引領作用,凝聚更多的從業者、愛好者,追求德藝雙馨,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
當日,《大器“婉”成—— 一張通作柞榛方桌的解析》首發、中國通作家具研究中心培訓學校、研究院頒發聘書等儀式一并舉行。
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館展示的通作家具非遺作品。22日上午,江蘇南通市港閘區首個國字號文化機構——中國通作家具研究中心揭牌。2009年,由王金祥、陳云夫婦自籌資金苦心征集300余件通作家具和制作工具,創辦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館,旨在展示通作家具的迷人
您好南通市非遺工坊位于南通市民俗文化博覽園西區民博園內南通非遺文化討論,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問題請繼續追問。南通目前有10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分別是童子戲跳馬夫海門山歌梅庵派古琴仿真繡藍印花布色織土布板鳶風箏如皋盆景藝術季德勝蛇藥。內容特色
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是流傳于中國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是流傳于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十二木卡姆”南通非遺名錄;5通東號子
蘇繡廣繡繅絲盤金盤銀針織京繡土布制作技藝南通藍印花布黃梅花采摘苗花采摘廣彩瓷等會在舞臺上大放異彩本次非遺展示的場地景山壽皇殿建筑群南通非遺文化,是北京中軸線文物保護過程中規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作為;談起我市現存的文化遺產南通非遺文化,不能不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