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近距離體驗揚州非遺文化。
學生們在參觀中。張玉菁 攝
揚州網訊 (通訊員 揚臺軒 記者 張玉菁) 日前,“兩岸同追夢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文化、歷史、審美、經濟價值,她不僅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和人類文明的“活態延續”,同時也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
兩岸大學生們先后造訪了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秘書處、京杭之心、個園、邵伯鎮以及揚州486非遺文化集聚區,聆聽了運河文化專題講座,了解中國大運河的前世今生及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觀看了揚州漆器、雕版印刷等非遺活態展示,跟著非遺傳承人學剪紙、彈古琴、唱清曲,感受揚州剪紙藝術的神奇與曼妙,深度體驗揚州非遺文化的靈氣、韻味和魅力。
此外,兩岸大學生還走訪了古運河上的東關古渡和歷史文化街區、運河船閘以及生態科技新城的萬福大橋、馬可波羅花世界、揚州航空館等,體驗了百年老店的早茶文化,學生們對我市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城市建設贊許有加。
“秋天的揚州太舒服了。”臺灣學生雨晴表示,這次旅程時間雖短,卻收獲頗豐,不僅對非遺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更對揚州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認知?!霸絹碓较矏蹞P州了,現在要好好讀書,將來在揚就業、創業才會有競爭力?!?/p>
“這次活動激發了大家對非遺文化的興趣,增強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和民族自豪感?!笔信_辦副主任王曄表示,希望今后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吸引更多大學生來揚州走走看看。
上一篇
下一篇
沒有了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揚州北城河風光帶御馬頭天寧寺史公祠486非遺集聚區 在明清兩代,北門外沿北護城河兩岸揚州486非遺的城墻和景點,就是揚州風貌揚州486非遺的代表,素有“綠楊城郭是揚州”之說,北城河沿岸有天寧寺冶春御馬頭史公祠等名勝古跡,可一路緩步至486非
近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公布了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本次遴選的200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分為非遺旅游景區、非遺旅游小鎮、非遺旅游街區、非遺旅游村寨4個類型,其中揚州486非遺集聚區入選非遺旅游街區。 據悉,中國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