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鼓子表演能鍛煉身體,最重要讓更多人了解家鄉民俗文化。”正在練習此項國家級非遺技藝的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四壩鎮九年制學校學生董超說,希望以后成為非遺傳承人,在非遺文化的傳承增添少年力量。
武威位于甘肅中部,河西走廊的東端,曾經是絲綢之路要沖,史前文化、邊塞文化、絲路文化、涼州文化等交匯融合。被稱為“西部鼓魂”的攻鼓子為流傳在武威的一種民間鼓樂舞蹈,距今有上千年歷史,是當地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圖為航拍攻鼓子陣型1月下旬,記者在四壩鎮九年制學校看到,操場上學生們同敲一個鼓點,節奏統一,步伐一致,進退開合、旋轉如風,將攻鼓子精髓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校園的“風景”。
該校校長蔡延說,將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課堂,率先開設攻鼓子等一系列以本土文化資源為特色的校本課程,旨在弘揚傳統民俗文化。
蔡延說,有一次讓學生表演攻鼓子,體驗傳統技藝,沒想到現場效果特別火爆,萌生了非遺進校園的想法。開始時家長不理解,擔心影響孩子學業,有部分老師持旁觀態度,對學校課程開發熱情不高。
有一位學生從不主動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學校開展民間藝術活動后發現他特別喜歡攻鼓子,能很快掌握多種舞步和節奏,還可以從老師提供的范例中找出規律,自己編出陣法。當他成了攻鼓子小能手,常常得到老師和同伴的稱贊,使得他自信心倍增,漸漸地變得開朗,學習也更努力。
這事給了蔡延繼續在學校傳承攻鼓子的決心。農村條件受限,通過觀看視頻“有樣學樣”,后期聘請非遺傳承人授課。現在,攻鼓子課程作為特色教育貫穿在學校體藝與美育教育的整個過程中。藝術活動促進了學習成績的提高,學校決定每周五開設兩節攻鼓子校本課,做到時間固定、形式固定、指導教師固定,并采用小組合作、團隊訓練的方式,實現常態化和全員化,在全校進行推廣普及。
蔡延認為,重復的練習增強了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形成耐心、自信、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學生們領略非遺文化魅力后,提高了青少年的非遺保護意識。
在“攻鼓子”藝術的熏陶下,學校還成立了書法、二胡、國畫等藝術社團,開設了校本課程,并形成了較為完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校本課程綱要》等制度。
非遺進入學校課堂,青少年為非遺發展注入新鮮力量,讓身為攻鼓子傳承人和學生教練的楊門元很是欣喜。他說,通過傳承攻鼓子,增強學生對非遺的認同,培養潛在的非遺傳承人。
據了解,近年來,武威為推動非遺保護出臺多個扶持政策,以展示展演為抓手,搜集整理為措施,培訓培養非遺項目傳承人為重點,取得豐碩成果。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1項,25個非遺傳習所得到掛牌保護。武威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默默展現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2025年山東非遺美食嘉年華上,淄博通過展覽和現場展示,將齊魯飲食文化的魅力全方位展現給游客。此外,淄博還將非遺元素融入景區開發,周村古商城的花燈會和非遺體驗活動,讓游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淄博的七項非遺美食上榜,不僅
在廣東,可以觀美景嘆美食。梅州、中山、清遠的非遺展和民俗巡游活動各具風采;潮州鎮海樓上演潮州大鑼鼓、英歌舞、舞龍舞獅等獨具嶺南韻味的文化節目;廣東省博物館國慶期間延長開放時間至18時,并推出“粵博里的中國紅”等活動,吸引眾多游客慕名前來“打
河北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且風景優美的省份,它的食物也是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所以各位有旅游想法的朋友,河北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河北十大特色美食:詳細介紹:說到鮮花玫瑰餅大家第一個可能會想到云南,但其實早在康熙年間,玫瑰花餅在河北地區就已經
冬至迎春”長沙非遺體驗日活動在長沙非遺館舉行,中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24名留學生體驗包餃子、捏面人。同時,長沙棕葉編、棕墊制作技藝、核雕制作技藝等非遺也紛紛亮相,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展示與銷售的平臺,讓游客在消費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長沙剪紙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