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4月28日消息(記者 陳望 實習生宋婧蕊 )4月28日上午,以“非遺保護與傳承,文明交流與互鑒”為主題的2023年(第三屆)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主題論壇在海南省圖書館舉行,專家學者及非遺傳承人對錦繡行業未來3年的發展進行探討,力求帶動錦繡行業實質性發展,為錦繡行業搭建溝通交流的專業平臺,增進全國錦繡行業相互交流合作,夯實海南自貿港建設文化基礎。
2023年(第三屆)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主題論壇在海南省圖書館舉行。省旅文廳供圖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在致辭時表示,黎錦苗繡在服飾“避寒暑、御風雨”的實用功能之外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主題論壇召開 探尋非遺創新路徑,也承載著黎族、苗族的傳統民族文化,記錄著黎族、苗族人民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表達了他們對婉約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精神追求,也深刻影響著海南的歷史、人文和社會。希望海南加強錦繡保護傳承,將保護和利用工作繼續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促進錦繡跨界發展,推出一批具有鮮明非遺特色、符合市場的產品,使錦繡文化及其它非遺項目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圍繞“非遺主體論說”進行主旨發言,他認為非遺保護就是賦權于“民”,使之具有人民性和人類性。在非遺實踐者、傳承人的保護和傳承下,非遺的主體性也會得到很好的詮釋;浙江師范大學陳華文教授以“非遺保護與文化自信”主題進行主旨分享,他說,“中國非遺項目具有獨特性,歷史悠久,影響巨大而深遠,深受各民族各區域民眾的喜愛,是民族文化之根和靈魂,如今被世界各國認同并共享,中國非遺的價值重新被確認,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引作了“黎錦設計師及設計服務平臺搭建與非遺保護模式的思考與探索”主題發言,他提出,海南搭建的黎錦設計師及設計服務平臺,全社會廣泛參與,整合了社會各方資源,同時在人才隊伍的培養機制、促進黎錦保護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拓寬宣傳渠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助力了海南黎錦融入當代生活。
在對話環節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博物館館長盧可茵,上海世久非遺保護基金會執行秘書長李春園,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錦繡中華非遺展覽展示系列活動組委會副主任沈華菊,原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研究館員鄧景華圍繞“非遺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話題,共同探討非遺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作用和貢獻,探討如何借鑒各地區優秀的非遺保護經驗,分享自貿港建設在推動非遺產業發展和助力世界文化傳播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前景。
2023年(第三屆)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主題論壇在海南省圖書館舉行。省旅文廳供圖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學術顧問譚小兵,海南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唐麗春,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馬永飛,中國絲綢博物館副研究員羅鐵家圍繞“傳統工藝與藝術生活鏈接——探尋文化創新的路徑”話題,分享傳統工藝與藝術的關系,探討各地傳統工藝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和創新,分享各地探索文化創新的路徑,如何更好地將傳統工藝文化創新融入現代生活。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為了慶祝春節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2025年1月18日,正值新春佳節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信陽市第二屆迎新春非遺市集暨浉河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協會年會在南湖書院盛大啟幕,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文化體驗。
2024年以來,非遺文化進企業、節日節慶活動、專題文化講座、古戲臺戲曲演繹······百余場文化體驗活動惠及群眾約6萬人次,使廣大群眾認識蘇州、宿遷兩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體驗蘇宿非遺文化,盡情領略非遺之美。
為深化人才服務內涵、弘揚嶺南傳統文化,5月11日,東莞市東坑鎮、大嶺山鎮、寮步鎮攜手在東坑鎮農業園灘美湖開展了一場有趣有味的高層次人才親子龍舟非遺文化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