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迎接2022,云賞云南非遺的16種儀式感!

    資迅| 2024-01-28| 0

    新年到了!

    你打算用什么樣的儀式感迎接它的到來?

    不如,用一次非遺體驗來收藏2021,奔赴2022吧!

    昆明

    下一場云子

    云南圍棋子,簡稱 “云子”,是舉世公認的棋中圣品。2021年6月,昆明市“云子圍棋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

    云子黑白分明,質地柔和細膩,黑子通透,白子溫潤,冬暖夏涼。一顆云子要精選云南地區(qū)特有的瑪瑙石、琥珀等多種天然礦物,歷經(jīng)滴子、退火、打磨等12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走進昆明官渡古鎮(zhèn),了解云子文化,傾聽傳承的故事,還可以精心挑選一副喜歡的云子帶走。

    大理

    做一塊扎染

    扎染古稱“絞纈”,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2006年5月,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藍靛(云南民間俗稱板蘭根)。染出來的扎染布藍白交相輝映,看似清新單調,卻古樸至簡,包羅萬象。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業(yè)最為著名,被命名為“民族扎染之鄉(xiāng)”。

    走進大理周城村,了解白族扎染的歷史,做一塊扎染方巾,偶遇一襲契合的扎染服飾,入大理藍的夢幻之境。

    麗江

    創(chuàng)作東巴畫

    納西東巴畫是納西族東巴文化藝術的一項重要內容,流傳在麗江市古城區(qū)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地區(qū),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東巴畫主要以木片、東巴紙、麻布等為材料,根據(jù)不同的藝術形式,主要有經(jīng)卷圖畫、木牌畫、紙牌畫和卷軸畫等形式,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走進麗江古城,了解東巴文化,創(chuàng)作東巴畫,學習把東巴字融入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

    紅河

    體驗建水紫陶制作技藝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作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歷史悠久,馳名中外。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壺形古樸,建水紫陶由制泥、手工拉坯、濕坯裝飾等工藝過程組成,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其品質明凈如鏡,叩之清脆如磬;風格古樸高雅,文氣盎然。

    走進建水縣,了解千年紫陶文化,親身體驗制泥、拉坯等技藝,感受源遠流長的紫陶文化韻味。

    保山

    觀賞皮影戲

    保山騰沖皮影戲,當?shù)赜址Q“皮人戲”“燈影子”,分為“西腔”和“東腔”兩大流派。東腔皮影主要服務于騰沖縣境東南部和城區(qū)壩子。

    騰沖皮影戲幾乎集中了剪紙、窗花、門畫、工藝美術、雕刻等所有的中國造型藝術,以及地方戲、相聲、口技等傳統(tǒng)表演藝術,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在保山固東劉家寨,觀賞騰沖皮影戲,體驗皮影制作技藝,走近傳奇藝術的時光深處。

    楚雄

    將最爛漫的彝族色彩穿在身上

    彝族刺繡種類繁多、工藝獨特、色彩艷麗、制作精美,是彝族文化的符號和象征,更是人們穿在身上的藝術與文明。2008年6月,彝族刺繡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山水、人物、花卉、鳥獸……彝繡圖案豐富多樣,一針一線間,盡顯彝族先民的勤勞與智慧。楚雄永仁縣中和直苴彝族刺繡堪稱“彝族繡品一絕”,在永仁直苴,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的“彝族賽裝節(jié)”上,彝繡都會“綻放”到極致。

    走進楚雄永仁縣,參觀非遺傳習館、非遺彝繡一條街等,將最爛漫的彝族色彩穿在身上。

    德宏

    和傣陶傳承人一起“玩泥巴”

    德宏芒市傣族土陶制作工藝歷史悠久,考古發(fā)掘證明,早在四千多年前,傣族先民制作的陶器已成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2006年,傣族傳統(tǒng)制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土陶粗獷、古樸、自然,有土罐、土壺、土鍋、土碗等多種器型。制作土陶需經(jīng)過打泥、制坯、成型、燒制等多道程序。

    走進德宏芒市軒崗鄉(xiāng)芒項村,了解傣陶文化,和傣陶傳承人一起“玩泥巴”,學習制作美觀實用的傣陶。

    普洱

    體驗佤族織錦技藝

    佤族織錦廣泛流傳于普洱市西盟佤族村寨間,是佤族文化的一大瑰寶,2021年5月,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山水、村寨、河流、森林……佤族織錦形式多樣,且主要以黑、紅為主色,輔以其它顏色,具有獨特的色彩和紋式,像極了一道道彩虹,色彩斑斕,反映著當?shù)孛利惖淖匀伙L貌和淳樸的風土人情等。

    走進普洱西盟縣文化館,了解佤錦文化,在西盟佤族村寨間,體驗佤族織錦技藝。

    迪慶

    現(xiàn)場體驗藏香制作

    迪慶藏香是香格里拉民間工藝品的代表之一,使用廣泛,在當?shù)刂容^高。2017年,藏香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藏香原材料繁多,傳統(tǒng)的藏香多以柏樹樹干為主料,以藏紅花、麝香、檀香、紅景天等幾十種藥材及天然香料,按配方比例搓揉而成。

    向巴江參是迪慶藏香制作技藝代表性的傳承人。 走進他開設的松林藏香廠,了解藏香歷史,現(xiàn)場體驗藏香制作。

    玉溪

    近距離感受花腰傣服飾的魅力

    花腰傣服飾,是生活在玉溪新平縣漠沙、戛灑、水塘等鎮(zhèn)及元江縣部分地區(qū)的花腰傣婦女的傳統(tǒng)服飾,是人們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符號。2021年5月,花腰傣服飾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花腰傣傣雅、傣灑、傣卡服飾各具特色,但都以黑色為主色調,雍容大方,盡顯民族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在色彩、造型、圖案等方面都有豐富的寓意。

    在玉溪新平縣,將花腰傣服飾穿在身上,近距離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雙版納

    體驗傣族慢輪制陶技藝

    傣族傳統(tǒng)制陶是中國原始制陶的代表之一,也被稱為“有靈魂的陶”。2006年5月,傣族慢輪制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統(tǒng)手工技藝類名錄。

    舂土、篩土、拌沙、和泥……歷經(jīng)數(shù)道工序制作出來的傣陶非常精美且極具特色,有陶燈、特色餐具、掛件等各種造型,形態(tài)豐富,兼具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

    在西雙版納傣族園,能欣賞到精美的傣陶,體驗傣陶制作過程,親手去觸摸非遺。

    文山

    聽一曲坡芽情歌

    坡芽情歌被譽為“天下第一部圖載歌書”“駱越族群原生自創(chuàng)的圖畫文字,壯鄉(xiāng)兒女天籟歡歌的情愛密碼”,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名錄。

    在美麗的壯族村寨——文山坡芽村,發(fā)現(xiàn)了坡芽情歌,壯族純美的愛情和智慧的結晶,濃縮在這千古絕唱里,代代相傳。

    在文山坡芽村,要聽一曲坡芽情歌,以歌為媒,邂逅純真、浪漫的愛情。

    曲靖

    品嘗宣威火腿宴

    宣威火腿,因產(chǎn)于宣威縣而得名,素以風味獨特而與浙江金華火腿齊名,蜚聲中外。

    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郁,色澤鮮艷,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宣威火腿,蘊藏著的不僅僅是經(jīng)久不衰的飲食智慧,更是家的味道。

    在曲靖宣威市,可品嘗宣威火腿宴,感受非遺里的“煙火味”。

    昭通

    編一個竹編工藝品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昭通市綏江兒女因地制宜,將竹子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造就了古老的傳統(tǒng)技藝——竹編,2017年2月,其被列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

    竹子編制生產(chǎn)生活用品、竹子編制人物書畫藝術品……竹編工藝品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藝術性和收藏價值。

    在昭通市綏江縣,可親自體驗竹編之趣,返璞歸真,感受竹藝之魅力。

    怒江

    感受傈僳族舞蹈魅力

    傈僳族刮克舞,是傈僳人民日常生活中普遍流行的一種集體性舞蹈,2006年,成功申報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

    “刮克舞”又稱“打轉舞”,主要流傳于福貢縣和瀘水市的傈僳族村寨。舞蹈分“期奔刮克”和“踢踏刮克”兩種,通常在節(jié)慶、婚嫁、親友相聚等場合彈跳而舞。

    在怒江傈僳族村寨,感受傈僳族舞蹈的獨特魅力,在舞蹈中,了解傈僳族的民族風情和燦爛文化。

    臨滄

    參加打陀螺比賽

    打陀螺是云南、廣西、貴州等地推廣得較為普遍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可以増強人們的體質,還能鍛煉心理素質和意志。

    在臨滄,佤族的男女老少都會打陀螺,這些陀螺用堅硬的木頭削成,頭大身小。

    在臨滄,在佤族村落里,參加打陀螺比賽,感受競技帶來的快感。

    策劃 劉珈彤

    文 楊金敏

    圖 朱遠靈 李舒琪 依溫 云南省文旅廳 昆明文旅 大理州文旅局 藍續(xù)扎染 麗江市廣播電視臺 紅河文旅 騰沖文旅 德宏文旅 楚雄州文旅局 香格里拉市融媒體中心 玉溪文旅 普洱文旅 曲靖文旅 昭通文旅 微游怒江 恒春臨滄

    編輯 謝同希

    本期責編 張靈潔 邱忠文

    審核 馬波 劉麗

    相關推薦

    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非遺技藝加持,這些品牌‘辣’出文化味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資迅 102 2025-07-23

    蛋雕技藝在大學課堂煥新生:小眾非遺亦受“Z世代”追捧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jīng)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huán)境職業(yè)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

    資迅 97 2025-03-30

    【西工非遺】(三)老雒陽面食制作技藝(漿面條)

    漿面條由此成為中原地區(qū)特別是河洛一帶深受百姓喜愛的面食。洛陽漿面條簡稱“漿飯”,其核心元素是發(fā)酵而成的酸漿,上等的酸漿湯色乳白,稀稠均勻,酸度適中,口感幽香。漿面條有葷有素,做法多樣。老雒陽面食制作技藝是洛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資迅 138 2025-01-28

    “老技藝”與“新玩法”碰撞出彩

    全國多地依托文化館、非遺傳習所或在景區(qū)、街區(qū)等組織非遺市集、展演展示等活動,讓“老技藝”與“新玩法”碰撞出別樣精彩。在此舉辦的陜西省首屆“守藝人”傳統(tǒng)手工技藝非遺大展上,鳳翔木版年畫、安塞剪紙等55個三秦底蘊濃郁的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為人們呈

    資迅 95 2025-01-21

    “非遺傳承人”閆強:讓非遺技藝“活起來”

    閆強表示,非遺技藝要守正創(chuàng)新,要傳承和保護的是文化,對于非遺技藝的形式、內容的創(chuàng)新,并不會改變其本質,非遺傳承人的使命就是要讓非遺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

    資迅 187 2025-01-15
    微信二維碼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