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冰城 +
哈爾濱日報記者 封嬌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第二屆黑龍江冰雪非遺周將于 1 月 17 日在哈爾濱防洪紀念塔廣場及步行街啟幕。本屆冰雪非遺周旨在進一步宣傳推廣黑龍江非遺資源,推動非遺保護利用更好服務于經濟社會發(fā)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冰雪旅游發(fā)展。
活動現(xiàn)場將搭建 " 黨的二十大報告金句 " 展板、" 牢記囑托 奮進新時代 " 展板、中式閣樓非遺展區(qū)、紅燈籠長廊、彩燈館、紅燈籠館,組織 " 非凡十年 · 龍江——百人百米百圖剪紙展 ",舉辦 " 潮起龍江 · 非遺迎春燈光秀 ",布置室內非遺展示展銷區(qū)和黑龍江世居少數(shù)民族現(xiàn)場歌舞互動活動等內容。
連續(xù) 10 天上演非遺迎春燈光秀
開幕式當天,將對 2022" 龍江非遺年度人物 " 進行頒獎。游客和市民在現(xiàn)場除了可以欣賞黑龍江少數(shù)民族傳承人身著赫哲族、鄂倫春族等民族傳統(tǒng)服飾進行的歌舞表演外,還可與非遺傳承人進行歌舞互動。
持續(xù) 10 天晚上、200 組激光燈,極具科技感,絢麗多彩的 " 潮起龍江 · 非遺迎春燈光秀 ",將為游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紅燈籠長廊 打造網紅打卡地
本次活動不僅設有 " 黨的二十大報告金句 " 展板和 " 牢記囑托 奮進新時代 " 展板專區(qū),還將舉辦由我省百名剪紙傳承人剪刻的 " 非凡十年 · 龍江——百人百米百圖剪紙展 "。
長 80 米,懸掛 3000 個樣式各異的紅燈籠長廊內,懸掛 20 幅麥秸畫、10 幅木版年畫作品供游客觀賞。高低錯落的紅燈籠,紅紅火火的節(jié)日氣氛,將成為游客新的網紅打卡地。
多彩非遺作品 彰顯獨特魅力
本次活動特別搭建了彩燈館和潮起非遺大舞臺,其中彩燈館將展出我省 100 個彭氏燈彩和 500 個省外燈彩作品,同時展出 4 幅蘭西掛錢傳承人剪刻的高 3 米、寬 1 米 " 四大精神 " 剪紙作品。潮起非遺大舞臺將展示渤海靺鞨繡、麥稈剪貼、美江木藝、金漆鑲嵌工藝、黑陶、布藝、木雕、山核桃雕刻等傳統(tǒng)技藝作品。周邊還有 21 個展柜展出唐三彩、魚皮、狍皮等 150 件非遺作品。
另外,本次活動特別在步行街左側的哈爾濱印象城(原萬達廣場)內設置了室內非遺展示展銷區(qū),組織了 30 余項非遺項目進行展銷,其中包括國家級項目麥稈剪貼、渤海靺鞨繡、刀劍鍛制技藝、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樺樹皮制作技藝、省級項目金漆鑲嵌工藝、手工布藝、山核桃工藝、黑陶制作技藝、樺樹皮畫、青牛葫蘆制作技藝、剪紙等項目,同時還將展出省非遺中心設計制作的 6 款共 30 組龍江非遺伴手禮盒。
編輯 封嬌
值班主編 李溪
查看原文
閔行非遺非遺交流展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閔行·淮南非遺交流展展品搶先看現(xiàn)場的工藝品分為精品家具類、茶文化伴侶類、文創(chuàng)類和辦公休閑類,既有樂趣又優(yōu)雅。筇竹及筇竹杖從物象到意象,見證了我國造物文化內涵的演變。筇竹工藝品既具有實用性
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萬陽智的工作室內,一幅繪染布畫《雄鷹振翅圖》現(xiàn)場繪就而成。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fā)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xiàn)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tài)體驗、多維呈現(xiàn)”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xiàn)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