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繞“非遺”釀造技藝,天佑德青稞酒將得到更加多元化的呈現。
文 | 云酒團隊(ID:YJTT2016)
日前,國務院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云酒頭條(微信號:云酒頭條)注意到,在此批名錄中,共有9項酒類釀造技藝成功入選。其中,由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佑德青稞酒)報送的青海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榜上有名。
業內人士認為,在酒業不斷強化釀酒技藝與釀酒活文物的保護與傳承的背景下,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入選“非遺”,將為這一傳統技藝的保護帶來更有力的保障,也將利好相關代表性企業。
?
“非遺”的含金量
公開資料顯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本制度,也是中國履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締約國責任和義務的重要內容。
在此之前,國務院先后分別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前四批名錄。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名錄中出現酒類釀造技藝,還要追溯到2011年公布的第三批名錄,因此今年也是時隔10年后,再次有酒類釀造技藝入選。另據統計,已有29家酒企報送的釀造技藝入選“非遺”名錄。
普遍認為,“非遺”名錄的公布,有利于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作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和文化傳承,中國酒類的釀造技藝無疑是展示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窗口。
實際上,近年來,酒行業呼吁弘揚酒業文化遺產、保護酒業文化知識產權的聲音不斷。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不少酒業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了有關議案和提案。
4月初,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發布《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時也曾提出,打造“世界級酒文化IP”,將中國白酒傳統釀造遺址和釀造活文物(連續使用的窖池)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釀酒技藝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十四五”中國酒類產業的十三個主要目標之一。
可以預見,未來,酒業圍繞“非遺”釀造技藝的傳播與探索將得到更加多元化的呈現。
?
獨具特色的釀造技藝
云酒頭條(微信號:云酒頭條)了解到,此次成功入選“非遺”名錄的青海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在歷史傳承、工藝表現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勢。
青稞酒傳統釀造歷史非常久遠,據天佑德青稞酒相關負責人介紹,青稞酒釀造史距今已有4000多年。
在代際傳承中,青海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兼容并蓄、博采眾長,逐步形成了以青稞為主要原料,集獨特的制曲工藝,以及“清蒸清燒四次清”工藝為一體的特色釀造技藝,可簡要總結為:二長、三合、四清。
二長,即生產周期長、發酵周期長。青稞酒是中國白酒中少有的365天不間斷生產的白酒產品,每個發酵周期是80天連續四次發酵,充分契合了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的自然規律。
三合,即種釀合一、曲糧合一、巖木合一。釀合一指的是青稞酒釀酒原料產區和釀造產區“高度合一”;所謂曲糧合一,青稞酒是中國白酒中唯一以青稞作為釀酒原料,又用青稞制曲的特色產品;巖木合一,是說青稞酒釀造窖池采用昆侖山花崗巖為窖邊,松木板為窖底,形成獨有的巖木窖池。
四清,是指在釀酒過程中,原料清蒸、輔料清蒸、清糟發酵、清蒸流酒,并用花崗巖窖池發酵的四次清操作工藝。
截至目前,青海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的使用群體,涉及漢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在地域上,除了青海大本營外,該技藝還輻射到了甘肅、四川、內蒙古、西藏等地區。
近年來,青稞酒釀造技藝的傳承發展,促進了青稞酒產業走向規模化、現代化,青海青稞酒產業代表品牌躋身 “中華老字號”名錄和“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獲得“有機產品認證”;多款青稞酒產品多次獲得國際烈酒大賽獎章。青稞酒產品在產業經濟的推動下,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
傳承與保護,天佑德青稞酒在行動
作為青海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的主要傳承群體,天佑德青稞酒公司是全國最大的青稞酒生產企業,被譽為“中國青稞酒之源”。
2011年12月,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11年至2018年,公司累計納稅34.64億元,年均4.33億元連續成為青海省財政支柱企業和青海企業50強。
據介紹,天佑德青稞酒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青海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的保護。2009年9月,在企業的推動下,該釀造技藝被認定為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保護傳承工作,天佑德青稞酒近年來不斷建立酒道館、互助土族故土園,通過工業旅游,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走進企業,了解青海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傳播青稞酒文化。
2019年4月,企業還聯合中國酒業協會、江南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成立了中國青稞酒研究院,旨在傳承發揚傳統青稞酒釀造技藝、提升青稞酒價值、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傳播青稞與青稞酒文化。
同年,公司還專門成立了技術中心,專職從事青稞酒傳統釀造生產工藝的優化、創新及產品開發,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3800萬元。
實際上,為更好地傳承發揚青海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天佑德青稞酒不斷投入人力物力,從各個方面深入挖掘青稞酒文化、不斷保護優化創新傳統釀造技藝擴大青稞酒品類影響。
據該負責人介紹,截至2019年底,天佑德青稞酒用于開展該技藝保護傳承工作的自有資金,已達到近3億元。
作為一家有責任、有擔當的傳統技藝的踐行者,天佑德青稞酒對于行業的貢獻有目共睹。此次青海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成功入選“非遺”名錄,天佑德青稞酒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將有力助推其品牌口碑的提升,在市場和消費者中樹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在未來實現更大的發展。
青稞酒傳統釀造技藝入選“非遺”,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本文由「云酒頭條」原創,歡迎留言、分享,
禁止未經授權的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責。
歡迎爆料,獨家線索,核實采用,將支付1000元。爆料:15688579119(手機同微信) 我就知道你“在看”
閔行非遺非遺交流展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笻竹工藝品制作技藝閔行·淮南非遺交流展展品搶先看現場的工藝品分為精品家具類、茶文化伴侶類、文創類和辦公休閑類,既有樂趣又優雅。筇竹及筇竹杖從物象到意象,見證了我國造物文化內涵的演變。筇竹工藝品既具有實用性
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萬陽智的工作室內,一幅繪染布畫《雄鷹振翅圖》現場繪就而成。
近日,在天津舉行的非遺市集上,葉雕技藝非遺傳承人劉學會以時尚創意葉雕作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這些年,他還不斷嘗試,將自己對天津的情懷融入葉雕。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