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位專家齊聚長沙 探討非遺助力鄉村振興
中新網長沙6月2日電(向一鵬)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促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又為非遺帶來了什么樣的機遇?6月2日,湖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之“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論壇在長沙舉行,包括政府、高校、企業、研究機構的相關專業人士以及非遺傳承人等四百余人參加。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趙罡認為,近年來,人們對非遺認識的范圍在不斷擴大,保護也在加深,非遺呈現出可持續發展態勢。非遺保護與傳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紐帶,可以豐富鄉村的內涵和品質,并提升民眾參與鄉村振興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然而,很多地方在鄉村建設過程中,比較重視物質建設,非遺因無形性、活態性等特點未能得到切實保護?!壁w罡表示,要將非遺保護與傳承納入到整體鄉村建設規劃體系,加強對非遺傳承人特別是瀕危非遺項目傳承人的關切力度,把非遺融入到村民的現代生活之中,同時要因地制宜挖掘村寨傳統文化和非遺產品,避免同質化發展。
“村落的物質形態是各種非物質文化的表現,也是各種傳統工藝的結果,村落保護與傳統工藝振興相互勾連,相互影響?!痹谀暇┧囆g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系主任陳紅雨看來,傳統手工藝匠人對于新農村建設十分重要,做適應客戶個性化、定制需求的產品是振興鄉村傳統手工藝的出路。
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劉燦姣以“激發傳統村落活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題向在場觀眾做了主題演講?!坝捎诒Wo經驗不足、機制不健全、保護法律法規缺位、保護經費不足等原因,我們對傳統村落的保護還有待提升?!眲N姣建議,要將傳統村落周邊的自然環境與傳統村落的活態文化,整體納入傳統村落保護之中,使傳統村落蘊含的日常習俗、節日慶典、手工技藝、特色建筑等都能轉化為優質旅游產品,讓村民在文化紅利中成為鄉村振興最重要的力量。
在郴州市臨武縣大沖鄉油灣村,通過對臨武儺戲的傳承與創新,12年來,這個昔日的落后小山村搖身一變成為旅游名村,這是通過挖掘特色非遺項目讓鄉村得到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對此,湖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孫文輝表示,要深入挖掘鄉村的歷史文化內涵,讓有文化的鄉賢帶領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并將非遺項目物質化呈現,從而助力鄉村振興。
論壇中,多位主講嘉賓還與非遺傳承人進行了對話。據悉,此次論壇圍繞“新時代,非遺傳承助力鄉村振興”這一主題,旨在探討非遺傳承創新與鄉村振興的緊密聯系,為鄉村振興獻計獻策。(完)
非遺傳承日在互動體驗中,游客們將觸摸千年的文化脈絡,在市集的煙火氣中續寫匠心故事。在享受娛樂休閑的同時,游客們還可以在不同的院落中欣賞古琴、香文化和曹氏風箏展覽,充分體驗大觀園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這個五一假期,來大觀園盡情享受這場傳統與現代交
面塑藝術,不僅是一種技藝的展現,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木版年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傳承著中國傳統年畫的精髓。手造華章,濟寧非遺等你來探秘科技不是文化的顛覆者,而是傳承的擺渡人,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終將讓非遺從口傳心授的技藝變成可感知、可交互
螺鈿工藝是一種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應用于漆器之上。1、題目:猜一猜:傳統非遺“螺鈿工藝”廣泛應用于哪種器物之上?螺鈿工藝是一種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應用于漆器之上。以上就是猜一猜:傳統非遺“螺鈿工藝”廣泛應用于哪種器物之上?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侯惠哲介紹,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分為傳統手工藝品和現代工藝品生產兩大類。普查報告顯示,我國現共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1787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65人。一邊是現代設計藝術專業的擴招與相對過剩,一邊是工藝美術專業的
3月11日,“美麗工坊”項目啟動儀式在長陽土家族服飾館舉辦?;顒赢斕?,市級非遺傳承基地——長陽土家服飾館內一派火熱景象。2025年,基地傳承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土家族服飾制作技藝,被列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協助長陽非遺館建設提供民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