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衢州非遺項目1115項,你知道幾項? 衢州地處錢江源頭,浙、閩、贛、皖四省交界之處,東漢初平三年(192年)衢州建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建州,是一座有著18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9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三衢大地在漫長的
五千年歲月的洗禮 五千年情感的積淀 五千年智慧的凝聚 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 是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韻情懷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歷史傳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
點擊”浙江非遺傳統舞蹈“時刻關注傳統舞蹈最新動態 浙江非遺|非遺人物 千里不辭行路遠 ,文化沁潤暖人心 ——王靈祥,奔走在路上的舞蹈工作者 -王靈祥- 出生于1987年的王靈祥是蘭溪人,畢業于江南大學藝術學院舞蹈系舞蹈編導專業,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 原標題:2022民族文化回望(下)——非遺篇、舞蹈篇、影視篇 編者按 2022年, 重大事件不斷,熱門話題出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充分挖掘,文化創新創造不斷涌現、活力滿滿—— 北京冬奧盛會從會徽、吉祥物的形象到場館、服裝的
2023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第六屆沂蒙鄉韻展演季活動豐富多彩 根據《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規定,2023年1月14日至2月21日(農歷臘月二十三至二月初二)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要求,我市將在“非遺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體現著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繼往開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各族人民在適應周圍環境、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秉持天人合一、崇德向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思想理念,共同創造了體系龐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55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主要以人為載體,具有重要的文化、歷史、經濟價值,它不僅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還是人類文明的“活態”延續。截止2019年6月,我國共有3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個項目被列入《亟需保護
5月15日,為期9天的第二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丹寨萬達小鎮開幕。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雒樹剛,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達,貴州省副省長譚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